“小人也常有報國之心,今願投在玄德公麾下做一馬前小卒,願公子開恩收留。”
劉禪瞄了一眼那紋絲不動的“負20”好感度,笑而不語。
這小子嘴裡說的天花亂墜,心中算盤打得叮噹亂響,但好感度卻不會騙人。
他要是就這麼答應了,想必對方的好感度也不會漲多少。
而且這小子說的是投在老劉麾下,真要如他所願,自己不辭勞苦大老遠跑這義務勞動來了?
劉禪故意麵色一沉,冷笑道:“呵呵,常有報國之心?那當初我等入川之時,為何不來相投?”
“啊這……”胡立的笑臉立刻僵住了。
“建安二十二年秋,趁南安縣城防務空虛,率眾洗劫縣城的是誰?”
“……”
“在峨眉山東北要道水路,屢次設下埋伏,打劫過往商隊的又是誰?你們便是這麼報國的?”
劉禪那邊還在一件件的說著,胡立已經聽得心如死灰。
這位領兵而來的公子哥,他可不是亂打的啊,明顯是有備而來。
“公子!”胡立重重一頭磕在地上,“小人知罪了。”
話說到這份上,他已經不奢望自己活命了,但還是抱有一絲希望哀求著。
“小人作惡多端,死不足惜。但寨中尚有許多婦孺,他們不曾作惡,只求公子開恩,饒他們一命吧!”
劉禪站起身,緩緩走到胡立面前。
那一腳一腳彷彿踩在他的心上。
隨後一個冰冷的聲音自他頭頂傳來:“爾等自黃巾以來所犯罪行無數,謀反之心昭然若揭,依《蜀科》當斬,夷三族。”
當斬,夷三族……
至此,他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也被劉禪無情的掐滅了。
胡立眼前一黑,腦袋嗡的一聲如被大錘擊中。
唯獨悲慼與怨恨的情緒在心中揮之不去。
當年饑荒,官府還壓榨無度,老爹不願家人活活餓死才入了黃巾。
夢想著那隻曾耳聞的太平經,真能讓他們打出一個天下太平。
不想那位“天子”馬相一朝得勢便荒淫享樂,比之最惡劣的諸侯也不遑多讓。
後來兵敗,他們躲進這深山老林,也只是想尋個活路罷了。
飢寒交迫捱了這麼多年,在山裡艱難的開墾土地,漁獵、蒐集野果裹腹,好不容易日子好了點。
兒子才剛4歲,想著攢點錢送他去城裡討個正經身份,能不用再做山賊,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