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父親過世,王寶玉沒有操辦喪事,彝陵風平浪靜,談論此事的人都很少也就罷了,甚至他這個長子,都沒能替父親穿孝服。
百事孝為先,這讓諸葛瞻對王寶玉也產生了不滿情緒。都說叔父與父親親如一家,可憐父親屍骨未寒,就受到了兄弟的冷落。
在黃月英看來,勉強將兒子留在彝陵,是個不穩定的因素,與其這樣,不如將兒子送走,以免他在這裡惹出事端,搞得王寶玉不好處理。
哭了一會兒,黃月英收攏了情緒,想起了跟王寶玉開的玩笑,下輩子要嫁給這個好弟弟,不由臉上露出微笑。
黃月英摸摸臉龐,喃喃自語:“唉,雖然寶玉不嫌棄,但我這麼醜怎行,他這麼要臉面,怎能有個醜妻,下輩子一定要很美,比文姬還有香兒她們還要美,像鳳凰一樣。”
“不只要美,還要有錢,不如就姓錢!”
“寶玉孩子心性,下輩子少不了替他操心,而且這臭小子心思太花,女人不斷,就得從小投生到一處去,時時刻刻盯著他,看他跑到哪裡去。”
“就是姐弟一場,要成為夫妻,心裡總是會彆扭的,寶玉定會躲著我。”
想到有趣處,黃月英都被自己給逗得哈哈大笑,還真把戲言當真了。
諸葛亮畢竟是蜀漢一號要員,對於諸葛瞻要離開的事情,大家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只有王夏妮偷偷落淚,這孩子可是她看大的。
從黃月英這裡出來,王寶玉又去找諸葛瞻,詢問孩子的想法,令他頗感意外的是,諸葛瞻毫不遲疑的表示,願意跟叔叔走。
諸葛瞻的表現,讓王寶玉心裡很不是滋味,恍惚覺得養了一頭白眼狼。算了,人各有志,反正人家父母都同意,自己也沒必要干涉。
也許是不想經歷跟兒子的別離,諸葛瞻離開彝陵城的時候,黃月英都沒來相送,看著小小的諸葛瞻坐上了馬車,王寶玉還是忍不住高喊了一聲:“瞻兒,別忘了經常來看望你的母親。”
“舅舅,瞻兒記下了!”諸葛瞻挑開簾子淡淡回了一句,很快就縮了回去。
“寶玉,放心便是,我定會照顧好瞻兒,不讓他受一點委屈。”諸葛均拍胸脯道。
“但凡有一點不妥,你一定想辦法將孩子給我送回來,不然的話,我跟你沒完。”王寶玉說了一句,掉頭回到了城中。
《三國演義》的後半部分,英雄紛紛隕落,充滿了悲**彩,令人不忍閱讀。王寶玉當初也看得不夠細緻,因此完全不記得有這樣一件事兒,諸葛瞻為了保護最後的蜀漢朝廷,戰死在綿竹。
如果王寶玉記得這段歷史,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諸葛瞻離開。
送走了諸葛瞻之後,王寶玉的目光又轉向了提普,如今的提普已經陷入了徹底昏迷的狀態中,滴水也沒用,喉嚨不再有吞嚥的動作。
一場大雪落下,彝陵城銀裝素裹,分外美麗,王寶玉下定了決心,冒險給提普用一粒回陽丹,總不能看著戰功赫赫的忠勇大將,就這樣悲涼的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