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老臣也認為。此時乃出兵之良機。臣昨日夜觀天象。漢中有大星墜落。或應在諸葛亮必亡。”王朗也進言道。
曹叡聞言大喜。天下人誰不知道。蜀中全靠諸葛亮獨力支撐。要是諸葛亮當真隕落。只怕蜀國立滅亡之日不遠了。
“哈哈。諸葛亮若死。則蜀中自亂也。”曹叡高興的說道。
“聖上。天象之論。或有應驗。但不足以盡信。聽聞諸葛亮精神矍鑠。晝夜操勞。不知疲倦。頗為康健。不像陽壽將近之人。”陳群出列提出了反對意見。“臣以為。諸葛亮征戰不休。只為消耗我方。令國難存糧。固守不戰。休養生息。方為上策。”
“如司空大人所言。更應打破僵局。”王朗堅持自己的態度。隨即跪拜道:“聖上。老臣不才。願親赴前線。不勝諸葛不歸。”
“大人年歲已高。怎可親往。若有差池。國失棟樑也。”曹叡連忙擺手道。
“高祖有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王朗為國多年。恨不得為國分憂。夷平外患。還請聖上恩准。”王朗不斷叩頭。打定了主意。
“也好。司徒大人便親赴長安。為大都督出謀劃策。”曹叡看王朗著實可憐。心頭一軟。還是答應了下來。
聽聖上這麼說。陳群不再言語。聖上分明已經表達。就是要打。果不其然。曹叡隨即說道:“朕以為。西部屢受諸葛孔明攪擾。民不安定。百業荒廢。必要出兵討之。”
群臣都憋著一股勁頭。聽到曹叡拍板。立刻齊聲高呼聖上英明。曹叡接著問道:“如何一舉戰敗蜀寇。眾位愛卿儘可暢所欲言。”
以太尉華歆為首。許多大臣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謂五花八門。說啥的都有。
曹叡大致歸納了一下。佔據比例較多的提議。還是從斜谷或子午谷出兵。這裡能直接攻打到漢中要地南鄭。也就是諸葛亮的指揮大營。
作為天子。當然要最終拍板。曹叡思索了一下。宣佈了戰略戰術。“傳朕旨意。起兵二十萬。令大都督曹真兵出子午谷。張郃將軍兵出褒斜道。直取南鄭。進而奪取漢中。”
“聖上英明。所定之策。全無遺漏。”華歆溜鬚道。其餘官員也紛紛盛讚聖上不凡的軍事才能。
“聖上。臣以為。此計實為不妥。”一人高聲出列。曹叡一看正是劉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劉曄曾為曹操、曹丕非常倚仗的重臣。雖然官職不高。但凡事總喜歡跟他商議。算是心腹。
曹叡原本也很重視劉曄。將他封為侍中。在商議大事上。也喜歡帶著他。但是竟陵疏於監管。指派官員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涉及劉曄的兄長。令曹叡很不開心。總覺得劉曄私心過重。甚至有縱容親屬的嫌疑。
兄長被免之事。並沒有讓劉曄有所警惕。反而對曹叡很有怨言。兄長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但王寶玉是多麼奸滑狡詐。竟陵雖然繁榮。但也不至於有如此複雜的賬目。分明就是王寶玉故意搞出來的。不想讓魏吳兩國的使臣看懂。聖上還是年輕。竟然連這麼簡單的手段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