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還在猶豫不定,馬謖跟隨自己很久,聰明能幹不用說,卻從來沒有單獨領兵打過仗,想想隨後大軍就要跟過去,諸葛亮說道:“幼常,非我不允,街亭雖小,事關重大,軍中無戲言。”
“願立軍令狀,”馬謖顯得很興奮,急忙說道。說到底,馬謖還是對自己目前的職務不滿,他希望能有更大的發展,而不是一直擔任諸葛亮的高參。
隨後,馬謖當真簽署了軍令狀,諸葛亮沉吟片刻,最終撥給他兩萬精兵,即日啟程,先去奪取街亭,馬謖欣然領命,覺得自己大展雄才的終於機會來了,馬家祖墳的青煙還得靠自己來冒。
馬謖走後,趙雲上前一步道:“丞相,參軍雖有智謀,卻未曾領兵,只怕臨陣慌亂,需有大將跟隨方可。”
“王平將軍,”諸葛亮道。
“末將在,”
“我知將軍做事素來謹慎有餘,你且作為副將,隨參軍一同前去,小心守住街亭,切記,當在有水之地的路口紮營,莫讓賊兵透過。”諸葛亮道。
“末將領命,”王平拱手退下。
“丞相,臣以為,王平將軍非萬夫不擋之將,若遭遇敵軍上將,恐還是不妥。”趙雲再次建議道。
“子龍將軍所言甚是周全。”諸葛亮點頭讚了一句,隨即有說道:“魏延、高翔二將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率領一萬兵馬,兩日後出發,與馬謖前軍保持好距離,隨時準備接應。”諸葛亮吩咐道。
魏延、高翔聽令,隨即下去整理兵馬,準備隨後趕往街亭。
在馬謖領兵奪取街亭這件事上,諸葛亮是有私心的,說到底還是他念著跟馬良的舊情,有意想讓馬謖立下大功,沒有想到卻把馬謖推上了不歸路。
為了讓馬謖更加穩妥的奪下街亭,諸葛亮命令留下的所有的兵馬,整肅起來,做出想要攻打夏侯楙的架勢。
馬謖率軍離開,自然沒有逃過夏侯楙安排的眼線,但是,自以為是的夏侯楙,覺得這又是諸葛亮想要騙他離開,就是按兵不動。
蜀軍虛張聲勢,意欲攻打夏侯楙,如此七日後,突然就沒了動靜,全軍開始緩緩向北移動。
夏侯楙依舊沒有任何反應,心中暗自冷笑,諸葛亮還想搞這調虎離山、聲東擊西的計策,分明把自己當成了三歲孩子,本人才不會總是上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