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戈王婁易和木鹿大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木鹿前番去信請求支援,這封信正是婁易的回覆,答應木鹿如果戰敗,可以去他那裡避難,
“大王,烏戈國雖小,卻有三萬藤甲軍,刀槍莫入,以一當五,勇不可擋,”兀突骨小聲道,
孟獲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如果得到烏戈國的支援,三乘以五就是十五萬,加上自己這二十萬,說不定就有戰敗蜀軍的可能,一旦蜀軍退了,這大片的地方不還是自己的,
孟獲計上心來,連忙裝著擠出幾滴眼淚,沉痛的告訴來使,木鹿大王父子剛剛被蜀軍給殘忍殺害,他為此十分心痛,想要出去替木鹿大王報仇,又怕打不過,
來使對此沒什麼反應,他就是一個送信的,誰死都跟他沒個毛關係,轉身就想走,孟獲連忙叫住此人,賞賜了禮物,讓他回去通知烏戈王,蜀軍此來,定不會放過南蠻任何一族,自己願與烏戈聯合一道,共御強敵,為木鹿大王報仇,
“父王,我已準備妥當,何時投降,”花鬘興沖沖的找到孟獲問道,
“我兒不要著急,我再與你母后商議一番,”孟獲含糊道,
“還有何可商議的,要是父王拉不下臉面,女兒可以先行……”
“好了,好了,父王自有主意,”孟獲將女兒給打發走,然後又前去找媳婦,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大王,怎可對諸葛丞相言而無信,”祝融夫人不高興了,一波七折,不免摔摔打打,
“夫人,諸葛丞相確實對我等不錯,但再好也終歸是寄人籬下,不比稱王自在快活,可與蜀軍戰上一場,如若不敵,再投降不遲,”孟獲賠笑道,
“再戰也是輸,到時顏面何存,”
“不試上一回,心裡著實不甘,”
祝融夫人見孟獲主意已定,只好無奈的答應,隨後,孟獲重新整理兵馬,用木鹿大王留下的船隻,從南門而出,朝著幾百裡之外的烏戈國而去,
“大王,諸葛丞相四十萬大軍壓境,為何獨獨留了這南門,想必是有意保住我等性命,”途中祝融夫人難擴音醒丈夫,
孟獲也知道這個理,說了句很無恥的話:“夫人,既已作出選擇,就不要有所動搖,為人當有誠信,”
祝融夫人對此呲之以鼻,但還是加快步伐逃離三江城,
烏戈王婁易聽到木鹿大王的死訊,頗為傷痛,同時也覺得孟獲所言有理,料定諸葛亮不會放過烏戈國,最終還是決定跟孟獲聯合一處,共同守衛家園,
無論是木鹿大王還是烏戈王,他們的思想都相對單純,不像漢人那般精明,二人都犯了兩個同樣致命的錯誤,一是引狼入室,孟獲可是有二十萬大軍,如此放到身邊,換做內地人,只怕嚇得連覺都睡不著,二是太過自負,二人都認為自己的將士強悍無敵,孟獲兵馬雖多,並不足為懼,
相比較之下,烏戈王要比木鹿還自負,他雖然只有三萬兵馬,對於中原而講實在是微不足道,但在南部地區那可是天文數字,而且烏戈王的兵馬也確實夠強悍,一直統治著由此向南直至海邊的若干個部落,每年都享受不菲的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