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當然不想跟曹丕交戰,劉備還活著,駐留在白帝城不走,南郡隨時都可能面臨危險。所以孫權藉著臺階也下了,立刻回給曹丕一封信,表示同意言和,為了表達誠意,乾脆連廬江郡也不要了。
曹丕放下心來,回兵合淝,孫權則將大軍再度派往了南郡,時刻防範劉備的復仇舉動。
“文遠啊,你倒是給朕出了個難題。朕素與彝陵不和睦,卻如何向王寶玉開得了口啊!”曹丕看著張遼的靈位,感傷的同時,卻犯了難。
作為天子,金口玉言,既然答應張遼的臨終託付,不能不辦,可要是將張遼的靈位送往彝陵安放,似乎又顯得不妥,這不等於有求於王寶玉,跟這小子低頭嗎?
正在曹丕猶豫不決之時,門外侍衛來報,彝陵的使者求見。
曹丕大為驚訝,王寶玉竟然派來了使者,這就跟太陽打西邊出來一樣稀罕,曹丕唯恐中了王寶玉的套,連忙叫來了劉曄,然後才宣使者覲見。
王寶玉身邊的人都比較有個性,見到曹丕後,並不叩拜,只是微微拱了拱手,將四卷白絹遞了上去。
曹丕分別開啟,裡面的內容一樣,竟然是聯合宣言,一式四份。
只見上面寫道:“劉玄德、孫仲謀、曹丕、王寶玉四人在此立約,為保證戰事公平,兩軍對戰之時,絕不用修行之人相助,若有一方違約,則為公敵,其餘三方則可合而滅之。”
下面已經蓋上了漢興王的大印,還有王寶玉龍飛鳳舞的簽名,潦草成一團,就是那麼個意思。曹丕看了這份不倫不類的宣言書,嘿嘿笑出聲來,想到張遼剛亡故不久,連忙止住笑,換上威嚴儀容。
曹丕隨即將其中一份遞給了劉曄,問道:“子揚大夫,王寶玉這廝搞出如此荒謬之說,不知何意?”
劉曄看完了這份宣言書,卻是喜上眉梢,連忙說道:“聖上,一定要答應王寶玉,機會難得啊!”
曹丕皺眉,問道:“何來此說?”
“聖上,天下神通修士,彝陵最多,若非如此,司馬仲達豈能連連落敗?若能因此約束王寶玉不使用妖邪之術,我方才有獲勝之機。此事幸由王寶玉提起,實乃天助我也!”劉曄乾脆跪下來叩頭。
曹丕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彝陵的高人扎堆,要是都替王寶玉效命,豈不是天下大亂。不管王寶玉出於何種目的,有了這份保證,反倒是對王寶玉有所牽制,不禁打趣道:“王寶玉作繭自縛,聰明卻被聰明誤。”
隨後,曹丕命人取來了玉璽,蓋章的時候卻猶豫了,不滿道:“王寶玉這廝欺我,天下我已有其二,怎將劉備、孫權寫在前面?”
“聖上,勿要拘泥於此,劉備乃王寶玉義兄,孫權又為其親屬,如此這般,只為給二人臉面。其本人為此宣言倡議者,故爾落名最後,只為禮數,實則並無大礙。”劉曄急急的說道,眼睛盯著玉璽,唯恐曹丕為了臉面不蓋章。
罷了,第三還在王寶玉這個老末前面呢,曹丕最終還是在四份宣言書上都蓋了玉璽,親筆簽上了大名,彝陵的信使表示,待到各方簽約完畢,會立刻再給曹丕送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