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暗金色的綢卷藏在《武經》的夾縫之中,且此經卷薄如蟬翼,平常自然無人能察覺到;但周通早就知道了這東西的所在,刻意尋找,時刻注意,自然在讀《武經》的時候,找到了這一卷經卷。
甚至他抽出這卷《彌陀經》的時候,都沒有對《武經》的原本造成什麼傷害。
展開此經卷,只見上面密密麻麻地刻著無數文字,而在經卷的最中心是一尊金色的大佛。此佛端坐於虛空之中,無數日月星辰圍繞其旋轉。
這經文上的字型雖然很小,但卻非常清晰,每一個字都宛如刀刻一般,且擁有一種玄妙的力量,仔細看下,這些字好像都要飛出來一樣。
“這種字,已經有這天世界那些刻在仙金書頁上的大帝經文的幾分玄妙了。寫下這一卷《彌陀經》的人,了不得啊!”周通很快便將全本的經文完全瀏覽了一遍,心中將全部的經文都記了下來。
他隨後將經文摺疊,貼身放好,然後盤坐下來,開始靜靜地參悟此經。
回想經文,周通的腦海中頓時出現了一尊被日月星辰環繞的大佛,日光、月光、星光全部加持在這尊大佛之上。
這尊佛陀雙眼微閉,神態安詳,令周通感覺有種親切的氣息,好似它就是自己無盡歲月之前的起源。
“過去的奧義,倒是和無始大帝的‘始’之奧義有些類似,但卻又有些不同!”周通細細品味著這尊佛陀所代表的奧義。
無始大帝的“始”之奧義,代表的是初始、起源;而這尊佛陀的“過去”奧義,代表的也是初始和起源。
但這兩者也有巨大的不同,這尊佛陀的“過去”奧義似乎更加側重於人,側重於修士自身;而無始大帝的“始”,更加寬泛,不論是人、物,甚至是對方打出來的攻擊都是如此,但唯獨對自身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可以說,光是這種韻味,無始大帝的“始”和這尊佛陀的“過去”奧義,更像是一種互補。
“互補不互補倒也無妨,還不知道兩個世界的法則是否相通!”周通很快就略過了這種對比,隨即開始參悟《彌陀經》的經文。
《彌陀經》的經文其實也是一種觀想之法,只不過其中一些具體的經文之中詳細講解了觀想時要注意的一些東西,防止後人走火入魔。
“《彌陀經》一開始觀想的是星光。”周通走出了這個山洞。
周通在這裡參悟了大半天的時間,如今已是深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老狐狸的聲音在洞外響起。
周通聞聲看去,只見山洞不遠處就是一處篝火,十幾只狐狸拿著書圍在篝火旁邊,而那隻老狐狸正揹著手踱步,搖頭晃腦,每搖一圈喊一句經文,完全是一副教書先生的模樣。
“三字經……倒是沒想到這個世界也有三字經,前面和我所知道的倒是一模一樣,但是後面的內容卻截然不同了。”周通聽了聽,心中暗道。
他沒有去打擾這些狐狸讀書,而是抬頭看了看蒼穹,記住了天空中那些星辰的位置,隨後重新返回山洞內部。
他盤坐在地上,雙手抱在腹前,拇指相對,結彌陀印,心中存想星光灌體。
事實上,所謂的星光灌體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所謂的觀想法。這種觀想法就如同那望梅止渴一般,以假作真,刺激人體反應。
周通一坐下,頃刻間就定了神,進入了修煉狀態。
在他的觀想之中,天空中無數的星辰閃爍,一道道星光落在了自己的頭頂,一點點地向內部鑽進去。
而這種星光一經入腦,周通頓時感覺渾身冰涼,有種飄飄欲仙的舒坦感;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沉醉感,足以令許多意志不堅定的修士倒在這一步之上。
這一切都是外魔,如果真的沉醉進去了,那麼接下來定然是身死魂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