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誰會拿到金棕櫚?”
“不好說,這幾部作品都很出色,當初在公映的時候,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很多人都在觀看熱門影片,說起來,《當幸福來敲門》即便是美利堅的背景,但依然被許多人喜愛。”
“是啊,全世界都差不多,階級、階層都是隱形的牆壁,看了這部電影,能讓很多人深感同受,這也是為何電影影響非常大的原因,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主角傳播的信念,沒有被生活壓垮,必將成為享受生活的人。”
“我也很想接到這樣一部作品,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不要片酬。”
“如果陳木白沒有參加奧斯卡的話,我覺得這部電影除了在威尼斯電影節外,其餘的電影節都能夠斬獲獎項,核心簡單卻直擊人心靈,這是少有的沒有抨擊政治、社會黑暗的作品,一部非常優秀的治癒作品。”
“可惜......”
不少演員在臺下小聲討論著可能獲獎的作品,這五部作品都非常優秀,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猜測。
畢竟是業內人,能夠看出作品的閃光點,也知曉評委的口味,猜測還是不難的。
事實上,能夠走到這一步的作品都非常優秀,哪一部獲獎都不意外,這時候比的就是誰的作品意義更大、影響更大,讓人有更多地感悟。
《當幸福來敲門》普遍好評,當初不少人在公映的時候就潸然淚下,陳木白的演繹同樣非常精彩,讓大家看到了偉大的父愛。
但剛剛陳木白才拿到了最佳導演獎,這使得大家不再看好他還能拿下金棕櫚。
畢竟獎項平分原則一直是有的,這裡面還有作品一個獎沒得,拿獎的希望挺大的。
更何況,《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理論上不屬於戛納電影節產出,而是奧斯卡的作品,這在評委的心中,地位會偏低一點,所以一開始大家猜測,要麼就拿一個金棕櫚,要是拿了別的獎項,金棕櫚就別想了。
雖然奧斯卡和戛納之間的競爭已經起來了,但隸屬於電影節的驕傲還是有的,如果戛納真的把最佳影片給到了《當幸福來敲門》,那說明他們做好了和奧斯卡對壘的準備。
或許,這就是開戰的契機。
眾明星就是看戲的,真正緊張的還是五部作品的製作團隊,他們才是真的一言不發,目光死死地盯著臺上,等待主持人的答案。
正在說話之際,主持人念出了獲獎作品,陳木白獲獎,《當幸福來敲門》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所有人震驚了!
尤其,剛剛那些認為陳木白無緣獎項的人,目瞪口呆。
戛納電影節這次是真的做出了和往常不一樣的操作,難道真的要直面奧斯卡?
當主持人親口唸出獲獎的作品時,真的全場沸騰了。
這個答案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本來這部電影不考慮場外因素的話,確實是獲獎熱門,但往往獎項的評選確實會考慮這些因素。
陳木白的獲獎也就意味著戛納和奧斯卡真的碰上了,這下節奏飛起。
在奧斯卡沒有拿到最佳影片的作品在戛納卻拿到了,這在網上必然會有一場輿論戰爭,兩個世界知名電影節捲入其中!
有好處有壞處,好處就是兩個電影節的知名度再次擴大,更多地人知曉它們,也會了解其影響。
壞處則在於,肯定有一方是很尷尬的,按照目前電影的評分、口碑來說,奧斯卡處於弱勢,但又因為奧斯卡在全球知名度比較高,普通大眾可能會認為奧斯卡更權威一點,畢竟更有名嘛!
戛納電影節是什麼三流電影節?
蹭熱度的吧?
真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