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發想象,將電影的劇情和現實結合到一起,陳木白同樣受到了不公的對待,而他現在奮力抗爭的樣子,像極了豎鋸對社會的報復,本質上都是想要引起事情的擴散從而“爭取”一份公平,他不論是參加戛納電影節亦或是要拍新電影,本質上都是想要證明自己。”
一位知名影評人知道觀眾們對第一部結尾和彩蛋的內容非常感興趣,所以花了大篇幅分析了一下醫生的情況。
“從電影裡透露的內容來看,我覺得醫生應該還活著,憑藉豎鋸能夠言而有信放過尼克就能看出來,醫生當時也算是透過了遊戲考驗,自然有生存的資格,另一個透過遊戲生存下來的阿曼達也還活著,這都是隱性的暗示醫生可能活著的資訊。”
“另一點,其實影片也給了我們另一個疑問,阿曼達透過了死亡遊戲後並沒有怪罪豎鋸的意思,即便他讓她曾經那麼痛苦,她是否真的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諦?阿曼達還成為了豎鋸的門徒,這是不是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醫生的遭遇和阿曼達一樣,他是不是也會成為門徒,所以他沒有出現,這時候是在養傷或者做著幕後的工作。”
“比如開頭死去的男人,他的眼睛被做了手術,眼眶記憶體放了一把鑰匙,沒有醫學手段的人肯定做不了這個手術,在第一季裡,我們都知道豎鋸其實是一個人,但是他會透過方法來掌控別人替他做事,雖然有可能會是別人幫他完成這個手術,但不得不考慮另一種情況,完成手術的人就是醫生!”
“我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就是因為阿曼達在第二部裡的轉變,讓我覺得醫生也可能會被他他轉變,這是從電影裡給出的答案。”
......
諸如此類的影評,有人過度解讀,從豎鋸的反抗延伸到現實世界,陳木白麵對資本的剝削,他被塑造成“悲情英雄”。
然後,這類解讀還很受網友的歡迎,大家紛紛開始支援他。
陳木白也沒想到,在此時上映的《電鋸驚魂2》竟然為他帶來了這麼大的作用。
雖然很意外,但很開心,這是實打實的作用。
他自然不會去公開承認或者做什麼澄清,而是讓布魯斯·李藉著這波熱度將事情擴大,畢竟是有利於他的節奏。
然後,在有限的排片裡,《電鋸驚魂2》的票房再次暴增,甚至差點單日票房突破了千萬!
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資料,木白娛樂及關係好的院線雖然給了很多的排片,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影院都只給了很少的排片,甚至是垃圾時段。
然後他們發現,垃圾時段的上座率非常高......
越來越多地人看到了電影的解讀,然後經過節奏,大家反而對這部電影產生了興趣,也想要支援一下這個“悲情英雄”。
這個結果讓布魯斯·李都驚訝了,他也不知道網上的解讀是不是真的,他還特意問了一下陳木白:“陳董,你是真的有這個隱喻嗎?”
陳木白苦笑了一下:“我只是個編劇,我哪裡懂《電鋸驚魂》呢!”
布魯斯·李:“......”
明白了,難怪一般導演都不會對作品有爭議的地方做出解答,這樣真的能提高作品的影響!
“那我們還真是幸運啊。”布魯斯·李感慨道。
陳木白贊同:“帥哥的運氣都不會太差。”
“......”
二連暴擊。
雖然想吐槽,但是想到陳木白的容顏,布魯斯·李發現確實不無道理。
當初木白娛樂剛剛成立的時候,為了幫作品宣傳,根本沒多少人會看華夏的作品。
因為在他們眼裡,美利堅的作品最厲害,都能輸出全世界了,為什麼要看落後地區的作品?
況且,每年的影視劇太多了,優秀的不知凡幾,連自己國家的都看不完,更被說看別國的了,很多人同一時間追劇只能選擇幾部,不然太多了看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