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資愛情片?”陸放有點吃驚。
她第一次聽到衝著獎項拍攝的電影要大投資,一般大投資都是商業電影,酷炫華麗的特效才是觀眾的最愛,這也最燒錢,一秒鐘的鏡頭就要花幾十萬!
獲獎的文藝電影看重的事作品的核心,看重的事故事架構而非特效,所以這兩就不是一個頻道的東西。
“對,這部電影不僅有衝擊獎項,我還想要衝擊票房。”陳木白平淡的目光中透露著自己的野心。
“能行嗎?”陸放有點遲疑。
“試試,現在這個時代太浮躁了,男女對立的事情層出不窮,有人販賣焦慮,我拍攝愛情電影,是給年輕人看的,愛情並非單純的物質,現在的輿論將愛情妖魔化了,我希望讓年輕人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什麼才是愛情。”
“麵包是愛情的基礎,但這個麵包不等同於物質,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將這個物質提到了極高的程度,已經完全超出了該有的東西,這對真正的愛情雙方都很不公平,如果在開始一段真正的感情之前,考慮的不是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或是自己心中的感覺而想的是對方有沒有錢,有沒有車,那麼這段感情不純粹,帶有強烈的功利性,在愛情當中的付出也是有區別的,這不是愛情。”
“電影消費最大的群體就是年輕人,想要爭取這部分群體就要拍攝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青春繞不開的就是愛情,真正的愛情是自由地,無關乎貧窮富貴,窮人也有追求愛情的權利,你不能自己很窮卻要求對方很富有,這就是不平等的,我就是想用這部電影告訴大家愛情應該純粹一點。”
“電影不止有愛情,也有很多思考,什麼才是幸福的生活,能夠讓一部分已經步入了婚姻殿堂的人去思考,所以電影的受眾面其實很廣,只要運作的好,票房未必會低!”
聽到陳木白的娓娓分析,陸放很認真地思索了一下,確實是這樣。
微訊上很多的大V使用者就是靠著男女性別對立帶節奏、掙錢,關鍵的是有很多人相信,還將他們的話奉為真理,導致男女的衝突越來越強烈。
年輕人是主力消費群體,月光族也不少,如果電影真的讓他們感興趣,他們是願意走進影院支援的。
而且,陳木白的最大粉絲群體也是青年人,這倒是有一定的重合,憑藉陳木白的號召力,如果電影質量再好,確實能夠做到大賣的地步。
《當幸福來敲門》和《我不是藥神》就不是傳統的商業電影,但票房依舊大賣,這就是陳木白的號召力所起到的作用。
倒不是沒有機會。
陸放念頭瞬間閃過,問道:“這部電影的劇本寫好了嗎?”
“寫好了,叫做《泰坦尼克號》,以真實歷史改編的故事。”
陳木白說:“我已經找到夭夭出演女主,我自己演男主,其餘的角色我會慢慢挑選,背景放在西方,配角以西方演員為主,東方少點。”
陸放瞬間懂了陳木白的意思。
他的意思不止侷限於華夏的明星,而是亞洲明星都可以,只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出演了這部電影就可以為電影在該國家增加話題度,這是效仿好萊塢電影的做法,在電影中增加地區的明星配角,然後該明星也會在所屬國家大肆宣傳,為電影宣傳。
“這部電影是註定要衝擊獎項的作品,可以放出風,讓一些演員來爭搶角色,國外和國內都會有名額,國內的角色你看著給,可以用作資源交換,等電影后期宣傳也可以用這個噱頭宣傳,進一步提高電影的熱度,到時候上映的時候對票房有提高。”
陳木白倒是不怕這件事被洩露出去,反正他的新電影衝著獎項去,肯定能夠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他自己也不說想讓奧斯卡電影節釘在恥辱柱上,就沒人會往這方面想。
就算真的有人將事情聯絡起來,大眾的可信度也不會高,畢竟拿三個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這個難度可太大了,至今沒人做到。
就算有陰謀論的人說出了陳木白心中所想,但是太過於駭人聽聞,根本不會有人相信,反倒是這種節奏能夠為陳木白提供熱度。
再者,雖然在宣傳的時候用這個口號有些太囂張了,沒見過哪部電影在拍攝之前就有這麼大的口氣,但陳木白自信可以衝擊獎項,並且本來就是這麼去想的,說出來也不怕。
他是自信電影的質量絕對過關,能不能拿到不好說,但是入圍主競賽單元還是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