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琳嘖嘖稱奇:“陳木白這一次又賭對了?即便世界的電影市場不為他的作品買單,但是憑藉華夏的票房就足以讓他回本,難怪他屢次投資大製作,就是想要靠著華夏的票房回本?”
“看來他的宣傳策略是對的,繫結國家的民眾情懷的宣傳策略確實能讓他的作品維持熱度,影迷們也願意為他的作品買單,他這些年在國際上闖蕩的名聲為他的作品進行了反哺,而他在與奧斯卡的對壘中更是得到了普遍的支援,還將自己定義為【弱勢】地位,以此博得同情心。”
“在這種情況下,煽動了民眾的情緒,這才讓他的作品有了更高的熱度和爆炸的票房。”
“不過現在一切都言之過早,製作+宣發的錢可不少,這部電影在華夏的衝勁足,是因為春節所有人放假,按照這種成績的趨勢,看過的人應該很多,後續的票房肯定難以增長,估計也就漲不到一點了,前期的爆發將作品的票房潛力消之殆盡。”
凱特琳就這幾年陳木白身上所發生的事進行分析,她從不否認陳木白的天賦與才華,但是這個也是需要一定的機遇與營銷手段,不是每一個天才的作品都能讓大家喜愛的同時還能拿到這麼高的熱度。
起碼從幾個天才導演的崛起軌跡來看,都和陳木白差不多,但是在影響力這塊差的非常遠,這種營銷手段對本人以及作品的影響同樣不可估量。
凱特琳認為,陳木白能夠在華夏有這麼強大的號召能力,除了他本身的才華外,很大一部分外力因素源於成功的營銷手段。
當初《鋼鐵俠》的華夏的宣傳口號,她也知曉,確實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營銷方案。
從民族大義首部科幻作品為噱頭,再打著以超高製作規模和華夏特效、科幻大片崛起的口號,讓華夏人民自豪,增添民族責任感來提升作品的影響,從而讓大家積極去支援這部電影,讓電影的票房得到了井噴!
有了《鋼鐵俠》的成功,《泰坦尼克號》才會有這麼爆炸的成績,可以說是坐在了《鋼鐵俠》的肩膀上獲得的成績。
起碼在華夏有這個成績,雖然有點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我覺得先不說票房的問題,我想問你一件事,你看過這部電影沒有?”崔利斯其實不認同凱特琳對於《泰坦尼克號》票房預估。
“沒有。”凱特琳愕然道:“怎麼了?我哪有時間去看這部電影,不過我有關注這部電影在院線的反響。”
“你知道這部電影的口碑與質量嗎,還有它在影視作站的評分。”
凱特琳依舊搖了搖頭道:“具體不清楚,但是聽說過一些,評價好像很高?”
“不過這種評價算不了什麼,只有票房才是真的,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會有專業的控評團隊,以此來增加作品的熱度吸引觀眾走進影院去觀看電影,除非電影質量太差,否則這種吹噓的聲音都能持續一陣子。”
《泰坦尼克號》目前正在火熱上映期間,作品評價和口碑好很正常,這是影視公司專門會操控的手段,用來提升作品的熱度。
這樣一來,總會有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也會有討厭的,然後雙方就能起爭執,這種吵鬧同樣是維持電影熱度的關鍵。
一部作品最怕的不是受到爭論,而是最怕引不起人討論,這樣就完全沒有關注和熱度,自然不利於電影的話題發酵,不利於票房。
凱特琳說完後,發現崔利斯的神情一臉凝重,她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你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
崔利斯點頭道:“我看了這部電影,雖然當時影院的人不多,但是大家看的都挺認真的,而且電影的質量真的非常高,並非是專業團隊控評出來的,有很多路人自發地推薦。”
專業團隊控評和觀眾自發地誇讚作品,崔利斯能夠分辨出來,自己就是幹這一行的,能看不出來團隊的痕跡嗎?
他倒是希望這部電影有團隊控評,這樣他就不會這麼煩躁了。
“一部愛情電影能有這麼讓人驚喜?”凱特琳有點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