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星程娛樂自己是倒黴了,但是他們也不想看到陳木白得意,雙方的仇怨由來已久。
索性藉著這一波節奏借坡下驢,看看能不能對陳木白造成一點麻煩。
無論陳木白是否回應,反正他們都不虧,畢竟他們的話屬於可進可退,留有餘地。
至於陳木白拍高分商業片,他們真的不看好。
很多拿過獎的導演轉型商業片導演都困難重重,不止是國內,國外亦是如此。
拍多了高評分的文藝片的導演,在拍商業片的時候,也會經常性的帶入一些拍攝文藝片的角度,有時候就會顯得太雜亂,最後變成文藝不文藝,商業不商業的電影,有點像大雜燴的意思。
這其中的平衡度,非常難掌握。
商業片說到底就是需要爽,讓觀眾看的爽,讓觀眾會放鬆,而且電影的節奏掌控要強。
不能一直是高潮場面,這樣觀眾也會累,只有有起有落才是最合適的。
這一方面,國外的好萊塢最成功的,將商業電影進行到極致,多少分鐘至多少分鐘就會安排一個劇情的高潮,是最適合的時間,能夠緊緊抓住觀眾的心扉。
這也是為何外國商業電影非常成功的原因,牢牢地把握住了觀眾的心理。
說到底,商業片不需要太嚴謹縝密的邏輯,需要為電影的爽點適當的讓路。
比如,一個硬漢再牛逼,也不可能掀翻一個軍事小隊的人,但是在商業大片裡,這是常態,主角一個人就可以做到,並且可以在對方的基地來去自如。
這樣的劇情有邏輯嗎?
必然是沒有的,一個嚴密的軍事基地,怎麼會這麼輕易並且被一個人攻破?
但是不得不否認,這種場面拍出來讓觀眾看到,會很爽,大家也會覺得主角牛逼,視線都放在主角身上,覺得他無所不能。
這就是適當的放棄邏輯去為電影的爽點鋪路。
但是商業片也不完全是沒有邏輯的,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會放棄一些邏輯,整體的故事脈絡還是需要邏輯的。
不然,沒有邏輯的故事,拍出來必定是爛片,只要能夠在自身的故事裡邏輯自洽就可以了。
比如科幻電影,誰都知道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怪獸和超能力者,但是電影本身的故事背景放在其中則必然有一套屬於電影世界背景的邏輯。
在這種情形下,邏輯自洽就沒有問題,可以毀天滅地。
要是以現實的世界背景帶入電影世界的邏輯,那麼必然是不成立的。
星程娛樂認為陳木白在文藝電影方面是一個人才,那就用輿論逼著他去拍攝一部商業片,來打破他的口碑。
他們的道歉宣告發布以後,網友們討論的熱度很高,不少人都在回應。
同時,星程的水軍出動,在暗地裡拱火,想要將事情再鬧大一些,這樣就可以最大可能地讓陳木白去這麼做。
本身,他們也沒有把握陳木白是否會這麼做,只能盡力的推動事態發展,增加這種可能性。
“高總,一切都按照您的要求做了。”副總向高進彙報著目前的輿論資訊。
“確實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贊同。”
“足夠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把火點大,燒的更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