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想到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呢?”有記者提問。
“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讓我看到了這一幕,我當時就想將這個事情寫下來,拍成一部電影讓大家看看這部分群體的狀況,讓更多人能夠關注到他們,我們應該給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陳木白說:“這部電影的部分收益會捐獻給這部分群體,這也是我能做到的微薄貢獻。”
“譁!”
陳木白此言,著實令在場所有人一驚。
捐獻部分電影收益,這可是真金白銀啊!
不管電影質量如何,衝著陳木白的名氣,起碼有幾億的票房!
即便是部分收益,最少也有大幾百萬出去了,上千萬也不是沒有可能,確實是很有心了。
“這部電影算是文藝片嗎?我看預告片裡好像很沉重的樣子。”
“不算,如果是單純的文藝片,我會著重探究病患群體的內心以及他們的家庭生活,可是我沒有,我只是講述了這個群體的狀況,沒有深入探究人心,而我的故事其實是一個救贖的故事,關於男主、關於圍繞在男主周圍人。”
“這部分人就像是我們的縮寫,大家都是在努力的活著,他們也有喜怒哀樂,電影還是以一個爽片的形式進行,只不過不時傳統的那種一爽到底的作品,這個過程裡,大家會跟隨主角的遭遇而感受到他心態的轉變。”
接著,眾多記者又開始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陳木白有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媒體面前了,他們免不得多問些問題。
這段時間,他一直混跡在美利堅,在那邊也製作了兩部作品,並且資料十分爆炸,大家也非常感興趣,沒少問這部分話題。
對於陳木白能夠紮根在美利堅娛樂圈,大家還是十分開心的,不管怎麼說,陳木白終究是自家人,而且他本人也為華夏做出了諸多貢獻,包括奉獻一大群作品能夠赴美上映,這都是他的手筆。
在之前,基本上不可能,一年都輸出不到幾部電影。
而輸出的電影必須是美利堅的影視公司感興趣,才會願意發行,並且利益大頭還在他們身上,作為片方,只能拿到很小的利益,為了能夠在美利堅上映,片方也只能同意,這就是形式比人強,只能低頭。
雖然可以硬氣點,拒絕這種要求,但是誰不想自己的電影能夠多一些名氣呢,利益再小也比沒有好。
陳木白在美利堅收購了一些院線後,再加上微娛和陶氏集團的助陣,體量並不小,甚至杜絕了一部分想要對付他們的人,唯有那些巨頭不斷出手,這是一個級別的爭鬥。
陳木白把握了這條線後,沒有獨家享有也沒有像其它公司那樣壓榨自己人,反而是很大方的拿出來共享,就為了讓華夏的文化對外輸出,確實是非常高尚的行為,讓大家敬佩。
記者提問環節過後,就是粉絲提問,這也是粉絲和偶像近距離交流的時機。
一位女粉絲被選上提出問題,她知道自己被選中後,十分開心,臉上止不住的欣喜。
“我想知道,你們在這一部戲裡面,是情侶嗎?”粉絲滿懷期待地看著陳木白和陶夭夭。
陳木白看了一眼陶夭夭,然後笑著說:“你來說吧。”
“確切地說,在這部劇裡,我是被他騙到的~”
“不過,我很感謝他騙到我,因為在這部戲開始之前,他都沒想要我出演,這個角色還是我求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