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的製片方非常興奮,這說明了電影的潛力,一眾宣傳的人員更加賣力,明星們去到點映現場也都是喜笑顏開。
點映的電影不多,大多數電影都是正常上映,除了對電影極其有信心的製片方會採取這種方式先一步擴散口碑,不然會死的很慘,以前不是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如果電影正常上映,票房還會好一點,製片方迷之自信,結果導致電影點映口碑滑鐵盧,電影的口碑不好,連帶著影院給的排片都少了很多,電影最終賠的很慘。
《我不是藥神》進行點映,而且口碑爆炸,這就導致即便是點映狀況下,這部電影依舊打破了諸多點映的票房記錄!
接連幾場的點映的反響都非常好,《我不是藥神》基本上天天掛在熱搜上,還有鋪天蓋地的新聞為其宣傳。
沒辦法,作為目前這個暑假檔期最被人關注的電影,本身流量就大,質量、口碑又好,自然有大把人去蹭熱度。
同時新的大投資電影都在8月上映,現在是7月末沒有新電影上映,也就沒有別的電影可推可宣傳,光靠著預告片去宣傳不現實,《我不是藥神》讓電影的質量得以展現,他們只能吹這部電影。
看到這種情況,木白娛樂內部也為此產生了一個討論。
究竟應不應該按照目前的熱度和口碑去提前讓電影上映,此時正是觀影熱棚,如果提前上映,絕對可以讓很多等待不及的觀眾走向影院觀影,對於電影的票房有著很大的幫助。
另一個方案就是保持原計劃電影上映,但是可以追加點映的場所和場次!
不過這樣一來,就沒辦法保證每個點映禮都有主創人員去現場和粉絲互動,畢竟電影的主創人員就這麼多,分身乏術。
“我建議電影提前上映,趁著現在的熱度擴散口碑,引發觀眾觀影熱潮,一旦更多地觀眾看了電影以後,可以形成一股龐大的自發宣傳的力量,可以讓電影的熱度更長久。”
點映禮已經舉行了不少場次了,每次的口碑都很好,所以大家也不擔心電影上映以後口碑出現問題,按照這種預測,良好的口碑和質量會吸引更多地人走進影院支援這部電影,必定會引起更大範圍的觀影熱潮。
李峰說:“確實可以,目前也沒有新的電影上映,我們提前上映可以得到更多地排片,按照原計劃上映,沒幾天又有一部電影上映,《俠客》的主演陣容強大,必定對我們的排片、票房產生影響,是一個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再過十天還會有一部外國大片上映,而那時我們的電影才上映半個月,這兩個強大的對手會對我們的票房造成不小的影響,提前上映的話,可以讓電影的票房更高,最大限度減免了他們的影響。”
“是啊,有道理。”
陸放沉思了一下,然後目光掃視眾人:“如果不提前上映,再按照目前的熱度積攢一下口碑,會讓電影的期待感更高,有一種飢餓營銷的感覺,電影首映的票房資料可能會更高,未必票房就會差。”
“要知道,人們最好奇和關注的東西就是一時難以得到的東西,越想看電影但是看不到,就會無形之中增加電影的熱度和話題,會讓熱度延續更久,一旦電影上映了,他們看過後,熱情會消退,話題、熱度同樣如此。”
“至於競爭對手,如果對方的口碑和質量不是特別高,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影響,兩部電影的風格也不一樣,反倒是它們質量不行的話,會襯托我們,能夠讓更多的人選擇我們的電影。”
不怕競爭,就怕比較,兩部同檔期電影是對手,只要一部的質量明顯高過另一部,那麼觀眾就會產生一個極大的落差,新聞也會將兩部電影進行比較,大家自然不會選擇差的那一部去看,而是會選擇好的那一部。
以《我不是藥神》目前的口碑和質量,只怕少有電影比得上,最近的豆芽評分打分的人多了起來,電影的評分在9.4分!
這個超高的評分可以說是目前國內的電影質量第一梯隊,少有作品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上一部這麼高的評分是《無間道》,只是隨著觀影人數的增長,打分的人數多了起來,評分最終下降了一些,停格在9.2分,但依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
所以,《我不是藥神》還真不怕競爭,反倒是對手會懼怕,因為基本上難以在質量上超過它。
陸放說的也有道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出抉擇。
“你怎麼看?”陸放看向陳木白:“你是怎麼想的?”
陳木白說:“其實兩個方法都可以,只不過你們太過於重視國內的票房,不要忘記我們目前的計劃是什麼。”
陳木白此言,讓大家神情一震。
是啊,大家圍繞的票房爭論,一直都是國內的票房,目前木白娛樂可是想走向國際的,那麼應該看重國外的票房與反響。
“這麼說來,你覺得提前上映,然後儘快在國外的院線登入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