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名影評人點評:
“這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起初我也是衝著恐怖血腥的好奇來看這部電影,雖然名字叫《電鋸驚魂》,但是內容和電鋸可沒有一點關係,真要說有的話,可能也就只有一個鋸,最後也解決了開頭丟的疑問,為了生命和家人,能否捨棄對自身的痛苦,也是豎鋸所要讓他們明白的道理。”
“關於結局的解讀,我個人的猜測,亞當是死了,雖然沒有殺他,但是關閉在屋子裡,怎麼生存?錢森想要找人解救他,但是他自己都暈過去了,被豎鋸帶走,怎麼報警?就算他報警成功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被關押的位置,所以亞當必死無疑。”
“關於錢森的話,應該不會死,按照豎鋸的理論,他的目的不是殺死人物,而是透過遊戲讓他們去懺悔和感悟從而珍惜生活,錢森鋸腿了並且是為了家人,他的行為完全符合豎鋸的遊戲思想,可以說透過了他的考驗,參照唯一生還的女性角色,錢森雖然被帶走了,但肯定不會死,亞當則不然,他什麼都沒做,在第一個死者那裡,豎鋸說過,這種等死的人是不會有機會活著的,所以他沒有透過考驗,必死。”
“先從立意上來說,這部電影的評分沒有任何問題,這是一部商業電影,還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電影,節奏緊湊,反轉不斷,全程都讓觀眾地注意力放在劇情上,讓大家非常投入到這部作品當中。”
“如果硬要說缺陷,那可能就是沒有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沒有太深刻地去講述道理,而是給了一個淺顯的回答,但其實這種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如果這部電影去深入探究人心,那麼必然要拉長電影時長,還會拖累電影的敘事節奏,將會變得不倫不類。”
“季羽軒導演掌控的很好,明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什麼都往裡面新增,不然節奏不會這麼順暢,對於最後的結局確實出人意料,沒人想到的結果,也可以說是豎鋸厲害,玩弄了所有人,當他最後爬起來的時候,我真的渾身汗毛炸裂。”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能有這麼高的評分實在很難,一般高分都是文藝電影,憑藉著高強度的節奏與劇情能夠達到這麼高分,季羽軒導演的水平確實厲害,有幸去了首映典禮現場,他本人非常謙遜,我相信他以後定能成為國內鼎鼎有名的導演!”
“這部電影的理念很簡單,就是那些警醒那些浪費生命的人,對於不尊重生命或者犯罪的人來說,這種懲罰確實很恐怖,不過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厲害之處,簡短的劇情描述和人物的所處環境,讓大家會不自覺認同豎鋸的理念,他不是常理上的【壞人】,而是有著自己的理念,但是這個行為是錯的,起碼他並不能代替法律,如果電影深入探究的話,反而會讓大家喪失了這種認同感,所以我說季羽軒導演厲害,掌控了節奏的同時把握了人心。”
影評人沒有過多地講述電影的內容,只是偶爾涉及到了一些場面,可能害怕劇透太多,會影響到一些網友看電影評價時的感受,從而影響到電影的票房。
畢竟,一旦看到了電影的過程和結局這種大量劇透,很有可能就會放棄了觀看這部電影的打算。
我都知道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為什麼還要再花錢去看呢?
除了一些人的點評會圍繞劇情之外,大部分都會打點擦邊,因為點評不可能完全捨棄電影去說,有些評價是要結合內容來點評。
不過劇透的影評在開始的時候就會指出來,如果非要看劇透的評價,也是個人的選擇問題。
能夠接受這種劇透的網友,大機率會走進電影院,因為在知曉劇透的情況還去看,說明就是想要徹底瞭解電影的質量如何,然後帶著這些評價去看電影。
一種是主動地選擇,一種是被動的承受,還是有區別的。
很多人點讚了這個影評,大家也相信,季羽軒可能將會成為又一個冉冉之星!
他的起始點和陳木白有點相似,第一部電影的評價和口碑都非常好。
至於後續能不能穩住,大家還是相信木白娛樂和陳木白的劇本。
即便季羽軒不再拍攝陳木白的劇本,但照著木白娛樂的管理方式來看,也不會讓季羽軒去恰爛錢拍攝垃圾電影,肯定會嚴格把控質量而不是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