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沒想到這麼快又見面了。”陳木白開玩笑道。
“哈哈。”
“還真被他說中了,果然又獲獎了。”
臺下的人笑道,大家看到陳木白的時候,情緒高漲起來。
對於一個瞭解甚少的人,大家更感興趣,想要多瞭解一下。
“是挺快的,看來你是對的。”支援人誇讚了一下陳木白。
陳木白此次兩個電影都獲得了提名,而現在,每部電影都拿到了獎項,也算是奇蹟了。
一般的導演有一部電影能夠入圍電影節就不錯了,別說兩部。
能有一部入圍的電影獲獎就不錯了,更別說兩部還都獲獎了。
不管從哪方面看,這都是極難完成的事情!
其實當大家看到陳木白再次站到舞臺領獎時,臺下免不了驚訝之聲。
畢竟這一次獲獎的作品不是《無間道》,是另一部電影,沒想到這部電影依舊是陳木白所拍攝的。
說到底,還是因為之前他們對於陳木白不太瞭解,根本不知道他是誰,拍的什麼作品,獲得了什麼獎項的提名。
說到底,就是他的咖位不值得這些國際明星重視。
這些人也不會重視相對含金量重的最佳外語片,他們看重的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和影帝、影后之類的最具含金量的獎項!
唯有這些入圍的作品和個人才值得他們去關注,如同陳木白這一般的作品和獎項,根本不會花時間關注。
也可以說,他們看不起其餘國家的作品,這是歐美人的通病,驕傲自大。
陳木白說了一番話以後,就下臺了。
這些獎項的含金量相對不如那些獎項受人關注,而根據電影節獎項平攤的原則,一旦前面獲獎多了,後面能夠拿到的獎項機率就越低,算是帶有補償性質。
《無間道》和《催眠大師》都入圍了最佳外語片,還有最佳導演、演員等獎項,這些獎項的含金量必然比最佳剪輯、劇情之類的獎項更重要。
一旦在前面收穫了這些獎項,後面獲得其餘獎項的機率大為下降。
所以,和陳木白競爭最佳外語片這些含金量重一些的獎項的人都挺開心的。
對他們來說,陳木白算是一個威脅極大的競爭對手,現在他先拿了獎,讓他們安心不少,覺得他拿最佳外語、導演之類獎項的機會更低了。
果然,接下來陳木白的作品又拿了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等獎項。
這些獎項不能說是陳木白拿到了,因為很多都是劇組的員工收穫,這些都是劇組的工作人員做的,有《催眠大師》劇組獲獎,也有《無間道》劇組拿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