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完了,大家再次迴歸到正常的生活,上班、下班。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總票房相比往年再次上漲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足以說明人民群眾對於文娛類的消費水平大有提升。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舉措非常成功,這一年裡湧現了諸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以及歌曲。
風波已經平息,《泰囧》成為了春節檔的票房冠軍,最終以33億的成績落下帷幕。
這部電影是木白娛樂第一部電影票房破30億大關的電影,也是前面成績最好爆發最快的一部電影!
不過這部電影在其餘四部電影的面前,評分最低,但是票房最高。
這說明,相對於那些有些偏文藝講故事內涵的作品,觀眾們確實更喜歡簡單一些的商業電影,不需要太多思考,只管放鬆的去享受就好了。
這也說明了,為何眾多影視公司和投資方都會選擇商業電影進行投資,那是因為受眾最多,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罷了。
只不過好的商業電影想要拍攝出來的難度不低,才會出現很多爛片。
商業電影不是要去無腦爽、無邏輯,有些導演就是把握不好其中的度,才會讓電影顯得劇情薄弱或者自嗨,沒有抓住觀眾的胃口,觀眾不買單。
事實上,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觀眾必然會買單,這種電影的評分可能不會特別高,但是也不會低,如同《泰囧》這樣。
商業電影並非沒有高評分的作品,只是難度比較高罷了。
事實上,大部分賣座的商業電影的評分都不低,想要電影的票房過10億,這部電影的質量和商業性都不會差。
爛片或者那種流量明星的電影,可能會讓電影的票房有一個下限,但是絕不可能大賣。
所以才會有很多人願意拍爛片,畢竟能夠賺錢就行了。
找一些流量明星隨便拍拍電影,騙騙粉絲的錢就好了,何苦花費精力拍一部商業電影,還不一定保證觀眾會不會喜歡,費力不討好。
這也是目前影視市場的很多投資方的觀點,這才使得流量明星大肆盛行。
也可以說是一部分觀眾選擇了這樣的電影市場,如果投資方用流量明星的作品圈不到粉絲的錢,那麼這種畸形的生態也會立馬遭到破壞。
市場並不是資本方導致的,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市場的風向問題。
只是,隨著陳木白的出現,他用作品慢慢改變了一些風氣,讓大家的目光更多的聚焦於作品本身,不少投資方看到電影質量不差、口碑好電影票房又高,也會眼饞。
不少公司都開始專心製作作品,提高質量,想要向陳木白一樣,拿到高電影票房。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陳木白確實為這個行業帶來了一股生機,改變了以往那種昏沉的死氣,對於影視行業有著促進的作用。
陳木白的幾次大獲成功,除了本身優秀的能力外,也讓資本看到了比明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優秀的劇本的重要性!
縱觀《活埋》、《瘋狂的石頭》、《奮鬥》等優秀的影視劇,都離不開劇本本身的質量。
陳木白當初沒有名氣甚至不被人看好,所有出演的演員近乎是新人,依舊獲得了成功。
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劇本的優秀,故事好,觀眾喜歡,哪怕是新人出演,依舊獲得了成功。
當然,這些新人的發揮很重要,離不開陳木白的教導。
不過,若是換成其餘的實力導演,這些影視劇如果拍攝出來的話,依舊可以獲得成功。
陳木白雖然是電影成功的主要因素,但不是關鍵因素,這是拋開了陳木白編劇的身份進行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