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說在威尼斯電影節上評選獲獎作品,每一部能夠入圍提名的作品都是質量非常優秀的存在,獲獎的評選分為演員和劇情兩個方面。
演員的獲獎,就在於演員的演技對比,大家在演技線上的情況下,比的就是演員對片子里人物角色的內心深處的挖掘,挖掘的越多的演員,獲獎的機率就越大!
對角色挖掘的越多,在演繹上就會越符合人物,和角色的契合度越高。
然後就是表現在角色的行為舉止上,包括細節上的增添。
比如,一個有密室幽閉恐懼症的人,他在封閉的環境裡就會不自覺的緊張起來,不僅是在表情上能看到,他會很緊張,瞳孔渙散,喉嚨會遏動,甚至會有汗滴流下。
這是最直觀得反應,透過面部的表情和眼神的恐懼就能反映出人物的緊張情緒和不安的內心。
但是如果要進階做的更好一點,那就是增加一些細節的處理,比如舉手無措,看似沒出格的動作,其實內心恍如老狗,人會坐立不安,手會做著下意識緊張的動作,不會停下,一直動著,眼神會不自覺的飄向門口,期望門開啟,用身體的其它部位來增強恐懼的體現。
這些東西就是在基本的人物應激的反應下多增添了細節化的處理。
再進階就可以增加小動作,比如頻繁的喝水,不停地走動,說話的語氣會緊張一點,語速也會比平常快等等。
細節做的越多的人,對人物的表現越立體,那麼表現就越好,得獎的機率自然大很多。
還有一種就是劇情的突破。
就像《活埋》這部電影能夠獲獎,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這部電影太新潮了,全片在一個封閉的棺材裡演完全場,並且劇情的懸念設定和反轉非常好,最後的結局讓人太過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在拍攝方面,《活埋》做的很好,一個人演完了一部電影,是重大的突破與成功,起碼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可以做到在懸念和高潮迭起的狀況下,一個人演完全域性。
《活埋》的獲獎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然也不會在電影公映以後,《活埋》立刻成為了當屆熱門的黑馬電影,外界都認為它獲獎的可能性很大,只是沒人想到拿到了最重要的兩個大獎!
陳木白本身的演技不差,自身每次在拍攝的時候都在做著高要求,盡力做到最好,他拍攝的每一部電影,其實也在學習,自己也在進步。
......
後續的拍攝很順利,拍攝了兩個月的時間,原劇情的戲份基本上已經全部拍完了,接下來就是陳木白自己後期新增的劇情。
“哇,你這個反轉,是不是有點太恐怖了!”陶夭夭拿著最後的劇本,略為驚訝地說道。
“美好的結局都能猜到,這個結局可沒幾個人能猜到。”陳木白笑著道。
“可是這不是太殘忍了嗎?”陶夭夭有點於心不忍。
雖然這是一部電影,但是這個結局還是讓她有點難受。
她代表的是任小妍,一旦想到任小妍被徐瑞寧騙了以後,後半生還要和徐瑞寧一同生活下去,想到這一點,她都有點害怕。
徐瑞寧這個人的謀劃太強了,讓人感到恐懼。
“就是因為是電影才可以拍的黑暗一點,現實生活里美好的事情很多,可是也有黑暗,作為電影從業人員,我期望的是戲劇化的衝突。”
“人都有兩面性,徐瑞寧對於任小妍一直有著愧疚,所以他才會找到方教授幫他追任小妍,他希望用自己後半生去彌補任小妍人生的空缺,也許這樣的人生對於任小妍來說才是可以接受的的。”
“不然她知道了真相,對她來說太過殘忍,她的一生都會被毀掉,起碼徐瑞寧會照顧她的餘生,雖然對她來說兵不公平。”
“徐瑞寧的主觀意向並沒有殺害任小妍老公的想法,這是意外,所以他既然選擇追求任小妍,其實內心是想用餘生來還債的,他也並不是主觀意義上的壞人,畢竟他的前妻出軌在前,他太愛他前妻,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才選擇了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