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拍李世民,那就用唐朝的背景代入,包括當時的社會風氣,禮儀文化和律法。
拍漢武帝就是漢朝,朱元璋就是明朝。
各朝代的文化歷史和社會風氣習俗、律法等等都有很大差別,自然不可一概而論。
若是拍歷史劇,這些都是必須要做好的東西,不是隨意拍攝就行。
若是拍李世民用明代的文化和律法,這不是在逗嘛,只怕觀眾也會噴死劇組的,一點不用心……
陳木白一句架空歷史倒是解決了大家的疑問,他也沒想多做解釋。
事實上,《琅琊榜》雖然是架空歷史,但是真正考究起來借用的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梁大通年間。
用架空的好處就是沒有人物原型,拍攝不會太過束手束腳,這樣也就沒人會說主角做的事情不符合史實一刻的話。
“請問《琅琊榜》大概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
記者們提問的依舊是有關於電視劇的話題,看來陳木白這部劇的影響太大,有太多人關注這部劇,所以記者們想要儘可能的多瞭解一下這部劇。
“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麒麟才子”梅長蘇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鬥爭,梅長蘇在國仇家恨、兄弟情義的漩渦中鬥爭,是一個復仇的故事。”
“復仇?”
“國仇家恨,這是說明主角對國家有恨,再聯合之前的諫言,主角是要造反!”
“沒錯,扶持明君,振興山河,說明國家的君王並不是明君,算是一個傳統的歷史劇吧,只是背景架空了。”
“確實,還是要看看拍出來的質量怎麼樣。”
有關《琅琊榜》的大致資訊挖掘了差不多了,記者們便開始提問演員的事情了。
事實上,這部劇裡面有不少明星,包括木白娛樂的一眾熟面孔,只是大家相對於電視臺本身而弱化了演員的重要性。
這也說明了相對好的作品來說,大家更關注作品本身而非明星。
這也是隻有木白娛樂才有的焦點,別的公司拍戲的話,話題的焦點還是在於明星身上,而非作品本身。
這是一個好事,不僅對於木白娛樂來說是這樣,對整個娛樂圈也是如此。
這就是提升了作品質量的重要性而非演員,若是大家都是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注重作品本身的質量而非是明星,也就不用瞎炒作了。
“想問一下陶夭夭,剛拿了視後,立馬再拍電視劇,拍的還是古裝劇,壓力大嗎?”
等了半天,總算有人開始詢問明星有關的話題了。
“有,怕拍不好給大家拖後腿,不過也讓我更有動力,不能對不起這個獎盃啊。”陶夭夭笑著說。
她自己幾斤幾兩自己很清楚,並不是拿了視後就代表自己的水平高,而是她的角色很討巧。
她知道自己演技沒有那麼出眾,不過她還有時間去提升自己,所以這一次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以前拍電視劇,拍的不好,別人也不會說什麼,畢竟她也是新人。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她拿了視後,若是演技不好,別人就會用這個獎盃來諷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