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被他說服了,參加電影節是為了獲獎,同是A類電影節,雖然後兩個不如威尼斯那麼屌,但是也牛逼啊!
最關鍵的就是,獲獎的機率會高一些,這對於影片的提升非常有利,確實讓眾人心動。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是陳木白拍的,他只怕也快被說服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活埋》在前世就是國外的影片,不是華夏的。
所以在表現手法和故事敘述的結構上,更符合外國的方式。
即便他進行了本國化的修改,但也只是內容有了更替,其餘的變動並不多,去威尼斯電影節的話,並不會因為文化的原因不通順。
之所以選擇威尼斯電影節還有幾個重要原因。
第一點就是舉辦的時間,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在7月22號舉辦,馬上就要舉辦了,這時候還能搭個末班車。
不同於前世地球上的規則,參賽的作品必須製作完成了一年以後才能參加三大電影節,這裡的規則是在舉辦的前一個月截止投放影片,所以陳木白若是願意參加的話,時間上正好抓住最後的尾巴!
第二點,魔都電影節的舉辦時間趕不上了,這個電影節在6月15號就開始了,今天都13號了,作品參賽來不及了,已經截止了投放日期。
東京電影節的影響力還不如魔都電影節,而且這個電影節的舉辦時間在下班年10月至11月,時間上的跨度太久了。
除了三大電影節需要影片在該電影節首映並且不能參與其餘影展外,其餘電影節倒是沒這個要求。
由於華夏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也鼓勵外國文化與華夏文化交流,所以魔都電影節舉辦的越來越好,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國外的很多影片都會千里迢迢趕來參賽。
不過魔都電影節好像為了提升逼格,向著三大電影節靠攏,這兩年也要實行這個政策,但是具體的要求還沒有公佈。
因為魔都電影節在國內舉辦,算是華夏的國際電影節,也有好處。
如果真的向著三大電影節靠攏的話,那就是有一條很重要的規則,不能在本國以外的地區上映該影片。
華夏電影就沒事了,隨便在國內上映,照樣可以參加影展,這也算是本土的福利之一。
陳木白解釋道:“A類電影節的時間不一致,如果等東京電影節的話,時間太久了,觀眾的記憶也沒那麼久。”
《活埋》畢竟是剛剛宣傳的電影,這一次若是撤檔去參加威尼斯電影節,這個話題也會引起動盪,尤其電影節就在一個月以後,話題和電影的熱度都不會缺失,還能獲得一部分網友的關注。
不管怎麼說,華夏有參賽作品去電影節,還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作為華夏人,大家多人都會支援陳木白,希望他能夠獲獎。
這不止是陳木白一個人的榮耀,也是國家的榮耀,與有榮焉。
相對外國人,大家自然更支援本國人。
“而且東京電影節的名頭也沒威尼斯電影節的響亮,獎項的含金量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這話倒是讓陳雲騰等人點頭贊同,能夠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導演和作品屈指可數,獲獎的無一不是大導演,國際知名。
但是東京電影節的獲得者的知名度就低多了,不是一個層次。
這個本身和電影節的名頭有關,另一個原因就是東京電影節有一個要求,參賽的電影的導演必須是隻拍過3部及以下電影的人才行,致力於挖掘新人導演。
相比於其它電影節都是知名導演廝殺,這個可就簡單多了,新人拍出的電影和老牌實力知名導演的作品必然有著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