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陳木白提前和她溝通好的,不然每一個角色都讓所有人演一遍的話,時間不夠了。
選角色不僅是對陳木白等人的考驗,也是對練習生本身的考驗。
大家經過一年的時間練習,對於自己的優劣勢都知道,所以大致會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角色,如果這一點都把握不住,那就只能再多練習了。
非要搶著不適合自己的角色去表現,那結果若是不好,也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你們自己先開這幾個劇本的戲,還有人物的背景介紹。”
“選擇適合自己的以後,就去揣摩吧,到時候一個一個來演。”
一般來說,人物背景介紹這些都是基本的介紹,更深層次的東西,諸如人物的習慣、人物的內心情緒等都需要演員自己去深入瞭解和揣摩角色才能知道。
同一個人物的性格各方面在不同的演員的認知裡可能會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大家會根據自己心中的認知去表演。
但是這個時間緊迫,肯定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讓這些練習生去揣摩了,只能陳木白給出標準的一個答案,讓眾人去演繹,也算是相同的起點吧。
拿到角色的練習生,在後續出演角色中,可以根據劇本去揣摩角色,然後加一些自己的東西,這些陳木白都不會反對的,只要不是違反人物本身的行為方式就可。
一眾練習生紛紛上前檢視劇本,將所有的劇本看完以後,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那個。
說是劇本,其實就是一場戲的表演,很快就看完了。
到時候練習生演繹角色,陳木白和演技老師則負責陪他搭戲,就像是劇組公開選角那樣。
陳木白和演技老師出去了,給與練習生們自己沉浸的空間,讓他們可以更舒適的去揣摩角色。
他們兩個人作為主考官,在房間裡肯定會影響到練習生的狀態,會給與壓力。
練習生們各居一角,都在看著劇本,揹著幾句臺詞,然後再在腦海裡演練著表演的情景,琢磨著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演繹更加合適。
“您有看好的人嗎?”出門後,老師問向陳木白。
劇本也是陳木白所寫,那麼每個人物在他的腦海裡應該是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也就是基礎的演員和角色比較符合的。
長相、神態、身材等都可以是角色和演員所契合的東西,並非是從演技方面衡量。
如果一個演員非常符合角色的各項設定,那麼很大機率會選擇這個人來出演角色。
就像三個演員選擇,一個演技高超,但是和需要飾演的角色完全相反,一個演技一般,和角色有部分重疊,另一個沒演技,但是高度契合角色,這種情況就看導演會怎麼選了。
有的人會選擇一,大導演會選擇三,第二種基本沒人選,太中庸了。
因為形象更符合他的設定,他也有自信能夠調教好演員,讓他更符合心中的角色。
所以,老師才會如此一問。
“有。”陳木白果斷點頭。
老師聽了後,點頭,內心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