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古裝劇的首播人氣很高,不少觀眾都在觀看。
網上有關兩部劇的評論熱度不低,紛紛在討論相關話題。
很快,第一集播放完成,網上都是在討論劇相關內容。
大部分都是在討論《大唐無雙》和《乾隆》,極少數人說《奮鬥》,畢竟最火的還是新上映的古裝劇,《奮鬥》都已經放了一半了,自然討論的熱度沒那麼高。
“首集收視出來了!”
“《大唐無雙》2.8,《乾隆》2.65!”江省電視臺的人員說道。
“好!”領導開心了。
這一回買《大唐無雙》總算是沒錯了,在收視上超過了另一部劇《乾隆》,算是亡羊補牢吧。
起碼這部劇很有可能會成為暑期檔的最後贏家,一旦成為現實的話,他之前在《奮鬥》和《人民警察》中選錯了劇的事情也可以揭過,畢竟成為了最後暑期檔的贏家就可。
單獨拎出來說,《人民警察》並不差,只是相比之下《奮鬥》太強。
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經常也會有小劇爆火,只不過選錯了就要背鍋,畢竟是拍板決定的人,多少要為此負責。
第一集的收視出來,各大衛視都在關注,無論有沒有在暑期檔競爭的電視臺也都會關注一下暑期檔的爭奪,看一下收視情況。
畢竟這個收視率高不僅代表著電視臺本身的實力,某一方面也是由電視劇帶來的。
這次這些電視臺可能沒有買到劇,但是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大家會根據市場行情來看電視劇的製作方、導演和演員等,收視率高的話,以後買劇的時候這些都是作為依據,這些都是有一定的聯絡,不可能完全由某一方面大爆才會出現。
比如《奮鬥》這部劇,播放之前,大家看好的原因在於陳木白和陶夭夭這一對新人明星流量爆炸,播之前大家預估資料不會差,畢竟有基礎的流量。
而後續的老戲骨演員和製作團隊則是劇的上限,也就是標誌著這部劇的質量到底如何,收視率最高能夠達到多少。
陳木白和陶夭夭兩人只是代表著這部劇的收視下限資料,上限資料則是綜合考量。
南省電視臺也在關注著這個資訊,畢竟他們手中還有一個黑馬《奮鬥》。
雖然在外界看來,暑期的最大爭奪者就是《大唐無雙》和《乾隆》這兩部劇,但是《奮鬥》的突起也令人意外,只不過在最終勝者上,看衰《奮鬥》的比較多。
“收視多少?”
“2.47!”監測人員說道。
“下降了很多啊!”領導嘆氣道。
他一直都有關注著資料,《奮鬥》從開始播放以後,資料就沒有下跌過,一路都是上漲,前兩天破4的時候,也是因為正式進入暑假了,學校都放假了,學生們作為假期的主力軍已經開始看電視了。
“這也是正常的,畢竟這兩部古裝劇炒的太火熱了,從立項到開拍,每一個有關的新聞熱度都不低,這樣高的收視也在意料之中,《奮鬥》必然會被影響。”有人跟領導說道。
“等幾天看看吧,到時候才算回到一個正常的區間,首日收視高是應該的,具體後續的收視則是看內容能不能留住觀眾了。”
“《奮鬥》已經不錯了,在兩大強者的聯手下,還能搶佔這麼高的收視,已經讓我很驚訝了,只是理性是這樣,心理上多少還是有些難過的。”領導勉強笑著說道。
“看看吧,第二集放完以後,就能知道當天的市場收視佔有率了。”
南省電視臺的一眾人員面色都有些凝重,畢竟同時段收視佔有率一直是第一,今天可能就被別人奪走了,多少會有些失落。
江省電視臺的一眾人員還是蠻開心的,畢竟今天算是他們揚眉吐氣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