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能看到他們的作品,而且等陶夭夭的專輯問世,又能聽到陳木白的新作品,還是陶夭夭演唱,還可以看到他們兩人演的電視劇,確實很賺。
明年出專輯等得時間也不久了,今年都快過了一半了,也就再等個大半年的時間就行,粉絲們是可以接受這個回答的。
“看在你們是夫妻的份上,就允許你延後出專輯了!”
“這件事我準了,回去不要被夭夭家暴啊!”
“哈哈,看到你這麼可憐我就很開心,不知道為什麼?”
“樓上的別幸災樂禍,我們是不會笑的,無論多好笑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
“別說了,我支援你還不行嗎?不就是《奮鬥》嗎,爺追了,陶夭夭的專輯,爺也買了,只要你們好好地給爺餵狗糧!”
“我們血賺,你們也不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虧了???”
“+1,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百思不得其解。”
“行了,大家散了吧,明年再來催專輯的事,過完年就開始,什麼時候出專輯,什麼時候結束,為了避免陳木白騙我們,我先留下幾個群號,大家一起加,到時候統一行動!”
“代號,催更聯盟,陶夭夭的粉絲們也可以加,我們可以幫你們一起催新歌哦~”
陶夭夭的粉絲女性比較多,一個群裡女性多了,男性加的人自然就多了,所以這個網友的腦回路很清晰。
女性的戰鬥力也很強,這一點是公認的,到時候她們打前鋒也可以。
別說,加群的人還真不少,可見大家對於陳木白的新歌非常期待。
這一次的宣傳很成功,熱搜上接連幾天都是有關歌曲、新專輯、《奮鬥》等新聞和訊息。
只要一件事情熱度非常高,那麼跟風蹭熱度流量的媒體新聞不會少,大家會自發的撰寫、傳播,緊跟時下熱點,這樣才會有人看。
幾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奮鬥》已經完全製作完成,可以找買家了。
“要聯絡哪些電視臺,還是說都聯絡一下?”
木白娛樂。
陸放和李峰都在陳木白的辦公室裡,商討著有關《奮鬥》的事情。
這部劇目前是木白娛樂最大一次的投資製作,現在已經制作完成,大家心繫著。
“不,那樣太慢了,討價還價也要時間,儘量快些解決,只找一線衛視。”陳木白正色道。
“為什麼?”
李峰不解,一般來說,大家賣劇的時候不僅會考慮價格因素,和地方的電視臺也有關係,尤其有些大地方的子衛視(本地衛視),為了競爭一下優良的資源,可能會花更多的錢從一線衛視虎口奪食。
“一線衛視給的錢不會差多少,我們多找幾個一線衛視商談價格,可以挑選價格最高的那個。”
“再者,一線衛視的流量比二線多,收視也會高一些,我們哪怕價格上面不如二線,但是收視高了,對劇的傳播和發酵都有好處,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收視和口碑!”
一線衛視收到的購劇需求肯定最多,所以挑選的權利大,有時候對一部劇的價格可能就低一點,畢竟好劇多了也會挑花眼,可選性多了,價格自然會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