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出版的報刊,在前一期已出版,下一期尚未出版的一段時間內,對發生的重大新聞和特殊事件,為迅速及時地向讀者報道而臨時編印的報刊,因不列入原有的編號,故而得名。”
這是解釋名詞的權威之書《辭海》對號外的解釋。
從這面可以看出“號外”之意是重大的突發的在原有編號之外增發的,故名號外。
說公元1937年7月7日七蘆溝橋事變爆發,這個可以發個號外,報童可以拿著報紙在大街上喊“號外!號外!日軍進攻蘆溝橋!抗戰爆發!”
說某年某月某日,隔壁王奶奶家的老母豬下了一隻長了五條腿的小土狗,這個就不可以當號外了,如果這個當成號外那就是報紙的主編腦瓜子被門弓子抽了,被驢踢了,他瘋了!
而在公元1944年12月13日重慶的大街上,就又發出了報童們“號外號外”的喊聲,這回他們喊的是“號外號外!快來看啊!苦戰衡陽47天的方軍長回來了!”
一份報紙激起千層浪!
衡陽保衛戰已經結束三個月了,但衡陽城堅守了47天當時真是點燃了所有中國百姓的熱情。
國軍多少個軍、多少個師,千軍萬馬被日軍打了個一潰千里,史稱“豫湘桂大潰敗”。
在八個月中損失兵力五六十萬,喪失四個省會146座城市7個空軍基地36個飛機場。
自己將6000多萬人民置於日軍的鐵蹄之下不算,甚至連那飛機場支援中國抗戰的美國大兵都被日軍俘虜了若干。
這也是當時作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某人受到壓力最大的一次。
美國人固然關心你們中國戰區打得怎麼樣,替盟軍牽制了多少日軍,但也更關心你打得再不好卻也不能把我們美國大兵給日軍做了俘虜啊!
所以氣得美國總統羅斯福都打算讓美軍高階將領代替某人指揮中國戰場了。
但是,這個時候方覺先率領的第10軍出現了,他以18000之眾硬扛日軍11萬部隊在一個小小的衡陽城獨頂日軍47天,這不是國人的英雄又是什麼?!
當時衡陽城外可是有國軍13個軍的編制的,固然說解圍不力有長期抗戰物資缺乏兵力疲憊的因素,可是有沒有哪一位將領敢說我帶我的軍去守衡陽城我也能守47天!
沒有,一個都沒有!為什麼人家方覺先能打出來這樣的戰績而你們卻打不出來,這不就是英雄與凡夫的區別嗎?!
所以,一紙號外已是把事過境遷已經平息下來的山城重慶的大街小巷徹底點燃了!
於是這張號外馬上就讓重慶大街上聚攏起來了無數的百姓,連交通都阻塞了!
“社評:向方軍長歡呼!”自有識文斷字之人開始讀誦報紙。
“苦戰衡陽四十七天的英雄方先覺軍長回來了!……我們情不自禁地要向方軍長歡呼:‘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我們的抗戰精神回來了!’”
“拿衡陽做榜樣,每一個大城市都打四十七天,一個個地硬打,一處處地死拼,請問:日寇的命運還有幾個四十七天?”
“衡陽失守將近一個月,敵人繼續發動攻勢,……進軍千里,直如入無人之境,在極短的時間裡,由柳州到獨山這條直角的曲線上,多少人民破家蕩產,流離逃亡?更有多少物資損失、生命死亡?國家養兵,誰教他們這樣無用?統帥教兵,誰教他們如此不肖?”
“就是,太不象話了,這要是都象方軍長這樣,說不定咱們早把日本人趕走了!”一時之間人群之中已是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