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城外,又冒起了好多黑煙,那是日軍又開始收斂戰場上的屍體開始焚屍了。
沒有了霍小山他們的“搗亂”,中日軍隊再次達成了默契。
甚至前來焚屍的日軍前進到距離國軍陣地只有一二百米的時候,國軍也沒有人開槍。
雙方固然仇深似海,但是那高溫之下所產生的屍體的臭味實在是超過了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
而國軍之所以沒有再攻擊日軍,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日軍竟然停止進攻了。
現在的第十軍已經沒有心思去想日軍如何了,他們現在也同樣需要休整。
戰爭已經進行了兩星期了,第十軍的山炮炮彈已經打光了,迫擊炮彈打沒了百分之七十,各種子彈也消耗了大半部分。
其實,這倒也怪不得第十軍。
因為雖然當時某人向第十一軍的軍長方覺先承諾48小時我就讓你看到援軍,但方覺先自然明白那個不能算承諾。
那個只能算是什麼呢,就算是一種外交辭令吧,那個是不能作數的。
所以在隨後的某人給他拍來的電文中稱,你部一定要堅持兩個星期援軍保證就到!
現在兩個星期已經到了,但援軍依舊未見一支。
不過方先覺也知道倒是從城外闖進來十一個人來,只不過那十一個人不能叫正式的援軍。
準確的說法應當叫義勇軍,因為人家是志願來的,不是官方委派的,就象後世有一支部隊叫作中國人民志願軍一樣。
方覺先開始召集自己手下的軍官開會了,研究下一階段仗該怎樣打。
而霍小山卻是帶著自己的那十個人還有胡來走在了衡陽的大街上。
霍小山喜歡胡來這個老兵的戰鬥力,因此就跟魏建興打了聲招呼給自己借用幾天。
他們現在去做什麼,霍小山並沒告訴自己的手下,其實霍小山是想找到一個比較穩妥的突圍路線。
他是義勇軍,所以他沒有必要與衡陽共存亡。
雖然,仗打到這個地步很是慘烈倒還是沒有到他必須帶人走的時候。
不過,該走總是要走的,那只是早晚的事,霍小山自然知道日軍現在有多恨他們這幫人。
從人性的角度上講,日本人自然不可能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