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就是這樣殘酷,如果世界上最是以勝敗論輸贏的,那麼就非戰爭莫屬。
不管怎麼說前三次長沙會戰之中,國軍都把日軍打了回去,但這次在日軍的大舉進攻與國軍的力量變弱與麻痺大意下,長沙城到底是丟了。
日軍自然是兇猛,但此時他們在中國戰場上發動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進攻那也是被逼得沒招了。
日軍在南洋一帶與盟軍的作戰日益激烈,而日軍特別需要打通在中國大陸的交通線,海上的補給線實在是太漫長了。
所以,日軍進攻的腳步並沒有因為他們奪下長沙而停止,而是緊接著又奔向了衡陽。
前面斥侯開路,後面日軍大隊便是黃煙滾滾。
在長沙通往衡陽的道路側翼有一片大山,那片大山在中國則是赫赫有名的,因為它被稱作南嶽,因為它叫衡山。
衡山的大山雖然距離長沙與衡陽之間的交通線並不近,但山區邊緣的丘陵離交通線卻不遠。
為了避免中國軍隊在側翼對進攻長沙的日軍進行搔擾,日軍斥侯自然是要進行側翼搜尋的。
於是眾多日軍斥侯小隊就出現在了衡山外圍的丘陵之上。
上萬日軍的斥侯自然也不會少,這回的斥侯卻都是以小隊為單位的。
此時,一支斥侯的小隊長山本由紀夫看了看右翼那長滿了樹林的最高的丘陵,作為一名老兵他實在是不想帶兵上去。
山本由紀夫知道作為處於守勢處於弱勢的支那軍隊特別喜歡在這種草木茂盛的山上設伏。
而處於攻勢與優勢的大日本皇軍顯然不喜歡這樣的山,山本由紀夫更是希望支那所有的山寸草不生方好。
但想歸想,任務總是要執行的。
山本由紀夫一揮手,他小隊的機槍在丘陵下方就架了起來,步槍手們小心翼翼的端槍向那已經是一片蔥綠的山丘而去。
其實山丘並不高,只有三十多米左右,再加上那漫長的斜坡就顯得不是很起眼了,在這一帶的山丘之中也就是矬子裡面拔大個兒罷了。
日軍士兵漸漸逼近了那山丘斜坡上的樹林,眼看只有四十多米了。
他們已經這樣搜尋過不少這樣的山丘了,到了與樹林只有這麼短的距離之時,他們那提著的心已是放輕鬆了不少。
根據他們的經驗,中國軍隊尤其是重慶軍如果設伏一般不會把他們放到這麼近的距離來打。
與他們大日本皇軍相比,重慶軍的火力與白刃戰都不佔優勢,但卻又比那些“三槍土八路”要強,所以他們一般進行搔擾的時候也只是打幾槍就跑。
可是日軍士兵們並不知道,就在他們距離這片山丘還有一百多米的時候,樹林裡已是有人在輕聲說“前面十名那是使弩的和我這個使彈弓的,從右往左排千萬別射錯了,然後弩和槍一起射擊,細伢子你們冷槍手一定把那三挺歪把子打掉!”
所以當日軍斥侯就在以為他們已經跨過危險距離的時候,那襲擊就突然而至了。
雜亂彷彿密不透風一般的樹叢中就射出了密集的子彈!
那子彈卻是清一色的點射,可是那點射卻是如此之準,七十多名日軍在槍響的剎那便倒下了一大半,其中還有的胸口上被插上了箭矢!
至於為什麼還剩下一小半呢,那是因為前面的人在中槍倒地的過程中,他們替後面的那二十來人遮擋住了對面襲擊之人的射界。
也就是說,前面之人在中槍之後還沒有完全倒地的時候後面的人已經臥倒了。
此時的山本由紀夫也是這批幸運者之一,但是他卻不可能保持沉默,因為他是這批人的長官。
於是,他大喊道:“機槍,機槍,射擊!”
為了掩護他們這些人上這個丘陵,他們小隊的三挺歪把子可是都在後面架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