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打中,差了幾米!”在土堆另一邊趴著的於光良急喊。
霍小山見於光良跟著來給他當觀察哨了,握著擲彈筒的雙手就沒有撒開。
他也沒有把擲彈筒放下自己再去觀望自己這一小炮的戰果。
擲彈筒不象迫擊炮,迫擊炮還有瞄準工具呢,可擲彈筒沒有,全憑經驗。
所以現在霍小山如果把擲彈筒的傾角變了,他下一炮還得重新校正。
所以這第一炮試射是必須要有的。
他們這頭有日軍的照明彈一片明亮,可日軍的直射炮那裡有點光亮也不多,以憑霍小山的眼力卻也不能看準。
“差幾米是幾米啊?”霍小山也急。
“我看到剛才有炸起來的東西砸到鬼子直射炮的擋板上了!”於光良喊,他是團長,剛才巡視回來手中一直攥著望遠鏡呢。
所以,他是拿著望遠鏡充當觀察哨的。
於光良這樣一說,霍小山心裡就有數了,便把那擲彈筒的傾角又向前壓了那麼一絲絲,然後大喊一聲:“裝彈!”
那名士兵又把一枚擲往擲彈筒裡一塞“嗵”的一聲一炮就又射了出去,這回這顆擲彈射出後,於光良就高興的喊道:“命中!”
於光良的望遠鏡可是一直對著剛才那門直射炮呢,這回擲彈爆炸產生的火光卻是弱了,他便知道命中了。
只因為但凡直射炮前面都有一個擋板,開炮的人都是在那擋板後面藏著呢。
爆炸的火光弱了也就說明那爆炸是落在了擋板的後面,也正因為那擋板的存在,一般情況下子彈還真就拿直射炮沒辦法,所以霍小山才會想起用擲彈筒。
57師的擲彈筒並不是繳獲的,而是國軍根據日軍擲彈筒仿製的,這自然是因為國軍也發現了既能曲線打擊有遮擋目標又小巧靈活的擲彈筒的好處。
只不過國軍造的擲彈筒在質量上和射距上都比不上日軍的,但總歸有就比沒有強。
霍小山放下擲彈筒探出頭去向著遠處又瞄了幾眼,就把頭縮了回來接著開始扶那擲彈筒,才打了一門炮,還有兩門呢!
可是還沒等他說“裝彈”呢,他們三個人身後卻是“嗵”的一聲,再一回頭之際就見一顆亮“星”從他們身後的一個土堆後射了出去!
而在日軍照明彈的光亮下,霍小山看到自己的人正沿著交通壕往前面跑來。
不用問,定然是戰鬥打響,把那幫正或烀肉或睡覺的傢伙招來了。
頭上的那顆“亮星”卻是用迫擊炮往日軍那頭射過去的一顆照明彈。
猜得不錯的話,應當是鄭由儉了,那顆照明彈正應當是他射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