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戰線槍聲爆炸聲成片之際,有四發炮彈準確的落在了日軍所控制的那座山的後面.
這顯得是那麼的不起眼,以至於前方正在血拼的雙方將士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可是,這四發迫擊炮彈卻是給了山後日軍無以倫比的打擊與震撼。
只因為,這支日軍的集結剛剛完成,然後對方的炮彈就到了。
列隊集結那是為了上戰場,可不是為了等待對方的炮彈。
這時的炮彈哪怕只有一發也足以取去數人的性命,無他,兵力過於密集耳。
更何況那四發炮彈中有三發都砸進了日軍的佇列之中呢!
日軍一片傷亡之際,傷者慘叫,活者或者奔逃或者原地臥倒,而這時又四發迫擊炮彈到了,閃光之際,日軍倒地者又增。
日軍根本就沒有防備,這些迫擊炮彈來得毫無徵兆,根本就沒有試射的過程。
只因為,在於光良和霍小山決定給日軍來這麼一下子的以後,在白天的時候,於光良的迫擊炮連就已經試射過了。
一共他們也只是打了兩炮,當確定第二發炮彈已是準確落到那山體後面之後,便偃旗息鼓再無聲息了。
白天之時,日軍在那裡又無集結,偶爾落上一發迫擊炮彈又有誰會當回事兒呢?
卻不知就這一發也就是第二發迫擊炮彈落下這後,於光良的迫擊炮連便已將射擊諸元定好了。
然後那四門迫擊炮就不動了,只是在那裡等著霍小山的訊號彈,從而一擊奏效!
真的不多,國軍的迫擊炮一共也只是打了三輪罷了。
可就是這三四一十二發迫擊炮彈便已取走了五十來名日軍士兵的性命!傷者不算!
要知道時下已經沒有了集團衝鋒。
說冷兵器時代說遠了,在抗戰烽火燃起之際,也就是早期淞滬會戰之時,缺乏現代戰爭經驗的國軍才會派上一個師硬頂日軍的炮火發動進攻,從而一個師在日軍強大的火力之下一個小時就打殘了。
在這之後,大多數情況下,雙方一次衝鋒也只是上幾十人罷了。
日軍自然也有久經陣仗之人,就在那一輪炮彈爆炸之際,便有人拉起槍栓把目光投向了這場炮擊的始作俑者——那顆綠色訊號彈升起的地方。
於是,這些日軍就看到了朦朧夜色之中的那架馬車,就看到一名日軍士兵“嗷”的怪叫著從一架馬車後向南蹦跳著衝了出去。
“在那裡!”有日軍軍官高喊,然後便有“叭勾”的槍聲響起。
那名日軍士兵應槍倒地,周圍的日軍端槍就圍了過去。
可就在日軍將槍指向了那地上之人之時才發現那人的褲子好象往下掉了一點,而那褲襠的部位上還有綿絮燃燒時所產生出的那種一閃一閃的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