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的時候,日軍對德山主陣地的進攻開始了,炮火硝煙立刻便將那裡籠罩了起來,就是炮擊結束後,那升騰起來的煙霧也是經久不散,遠遠看去,那裡就象被扣上了一個巨大的煙罩。
整個德山陣地除了吳名那一個營,還有57師的一個連。
用這樣一點兵守力守衛主陣地確實是太少了,但57師也同樣無兵可派。
如果真有兵可派的話,他們也不會從友軍調一個團來守德山陣地了。
其實,常德城本是74軍一個軍的防區,只是由於日軍在別的地方攻擊壓力大,作為王牌軍的另外兩個師卻是被戰區調到別處戰鬥了。
德山主陣地的兩側是比主峰矮了不小的有著緩坡的高地,上面長著密密麻麻的樹。
而就是這樣的高地上也是有著早已經挖好的戰壕甚至地堡的,並且防禦縱深也足夠,那戰壕可只是一條。
這戰壕本來就作為德山主陣地的側翼陣地設定的,可是現在由於防守人員不夠自然也就空起來了。
日軍想要進攻這作為側翼陣地的高地,卻是逃不掉主陣地居高臨下的射擊。
想要迂迴側翼陣地的另一頭卻又是成片的水塘,所以此時在進攻的日軍看來,如果能夠直接攻擊下來那並不是很高的主陣地,他們自然也沒必要攻擊這側翼陣地了。
只是此時對面的日軍卻完全沒有想到那德山主陣地並不是那麼好拿下的。
那裡可是74軍的防區,縱是74軍人數不夠,可那陣地的堅固程度卻是足夠的。
所有的地堡露出地面也只有一米,上面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就是日軍的重炮砸上去卻也不能輕易將之摧毀。
當炮擊一起之時,所有人員都藏到了那堅固的地堡裡,露天戰鬥人員有限,日軍步兵的擲彈筒迫擊炮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大了。
於是,當日軍的火力優勢起不了作用,那就變成拼人員消耗了。
而一拼人員消耗,有堅固工事的國軍一方就佔便宜了。
一上午時間,日軍發起了四次進攻卻是都被吳名他們給打了回去,山坡上橫七豎八的躺著日軍的屍體。
“營長變風向了啊!”此時地堡之中一名士兵對營長吳名說道。
“趕快通知,防止小鬼子放毒氣!”吳名命令道,“這特麼的,這就是風向上午不對,這要是總刮南風,這小鬼子還不直接就放毒氣啊!”
如果從九一八事變算起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的戰爭打了可是有十來年了。
中國軍人也找就掌握日軍的規律了。
日軍早就撕下去了那假惺惺的面具,只要碰到中方陣地堅固難攻就必然使用毒氣。
雖然說毒氣是國際法所不允許的,但是對日軍來講,使用毒氣無疑是他們戰爭成本最低的戰法。
吳名的判斷很快就應驗了,果然,迫擊炮聲響起,數聲爆炸之後,他只是在瞭望孔裡嚮往瞄了一眼,黃綠色的煙霧便混合在了一起隨著南風向他們工事裡移動而來。
這還是風不大的情況,如果風大,日軍就會把那大塑膠桶的毒氣直接搬到德山陣地的南面直接釋放,卻是連毒氣彈都省了。
十分鐘後,幾十名戴著防毒面具的日軍哈著腰端著槍向德山陣地小心翼翼的走了上來。
帶隊走在前面的一名日軍小隊長此時卻是有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