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霍小山下了決心讓直屬團大隊人馬突圍而出的第二天,他們頭一天剛剛離開的芷江村失守了,留在那裡的一個連外加牛鼻灘殘餘的二十來人全部陣亡。
日軍攻擊很猛,看周邊的態勢馬上就要將常德城合圍了。
霍小山馬上就找到了57師長餘萬程說出了自己要讓直屬團大部突圍的計劃。
餘萬程對此沒有意見,不過順便讓霍小山再帶一批人出去。
這一批人卻是常德縣城的縣長戴驚天以及一百多名縣警。
餘萬程57師在時下國軍部隊中是少有的一支注重軍民團結的隊伍,他在日軍剛暴露出攻打常德的意圖之時就把常德縣城內近十萬的民眾都轉移出去了。
而且為了防止民眾過江上船之時互相踩踏傷了老少婦孺餘萬程竟然還給每隻船還派了一個士兵負責維持秩序!
僅此一點,他的所作所為就值得在國軍軍官之中就該大書特書,如果南京保衛戰時也象他這樣計劃周密,南京又會少了多少無辜冤魂?
而這位叫戴驚天的縣長也是一號人物。
縣長只是地方官員又是文職的,守土有責那是軍人的事情,可是他為了幫助餘萬程竟然就留了下來說啥也不走。
眼見日軍合圍都完成了,餘萬程又何曾不明白此時常德保衛戰於57師來講凶多吉少?
他便以自己師缺少迫擊炮彈讓戴驚天出去給送信為由讓霍小山直屬團在突圍的時候把他一起帶走。
戴驚天這回實在是無法拒絕了,也只能答應隨直屬團而走了。
突圍變得迫在眉睫起來,而現在卻又要多帶出去一百多人,雖然說這一百多人都是縣警,但畢竟比不上軍隊,霍小山只能連夜和直屬團的軍官們召開會議,研究突圍方案。
第二天天亮,霍小山便率領直屬團和戴驚天那些人向城南而去。
為了確保突圍成功,霍小山甚至把繳獲的兩輛日軍裝甲車也帶上了。
現在南方是唯一適宜突圍的方向了。
北方不用想,日軍就是從北面洞庭湖方向來的。
西方百十里地內的戰略要點都已經被日軍佔了。
東方沅江對岸陣地剛剛丟失。
沅江是由東南向西北流的,若是坐船順江而下恰恰就進了日軍的地盤。
若坐船向東南而行過了常德城就會直接面臨日軍的火力打擊。
只是打算雖好,可就在他們出了常德城不久即將到達常德城南面的門戶德山之時,便聽到了前方的槍炮聲,日軍已經到了!
下午的時候,霍小山已是上了國軍在德山的一線陣地了。
可是到了這裡他才知道57師守衛德山的竟然只有一個連,另外一支部隊卻是被戰區配屬過來的63師的188團。
一聽這個翻號霍小山便知道遇到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