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遠處黃壓壓一大片日軍向這面湧來,霍小山帶著冷槍手們往回撤了。
“這小鬼子來了多少人?不少啊!”冷槍手們邊往後撤邊感嘆。
由於地勢過於開闊平坦,直屬團眾人包括霍小山也無法看清日軍來攻擊芷江村的人,只是憑藉著他們老兵們直觀的經驗感覺來的日軍可是不少。
“牛如皋下來了!”有士兵喊道。
霍小山帶著冷槍手們埋伏攻擊日軍的斥侯,而牛如皋是留在那個小山丘上的唯一一個人。
他是在那裡拿著望遠鏡當觀察哨呢,當他看到日軍斥侯走過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露頭。
等到日軍斥侯被霍小山他們消滅了,他這才探出頭去觀察日軍大部隊到底來了多少人。
“鬼子來了多些?”霍小山問道。
“沒看到頭,看到的就得有兩個中隊!”牛如皋回答道。
牛如皋的答案讓直屬團人的都一咧嘴。
日軍三個師團攻擊常德看來這個是真的啊,攻擊一個小小的芷江村就派出來一個大隊,那可是一千多人呢。
可國軍守芷江村的才多少人,一個連罷了!
“都說咱中國人多,可怎麼一打起仗來時,小日本就比咱中國人多呢?!”有老兵邊跑邊發牢騷道。
“哪那麼多怪話,抓點緊,得把小鬼子往那個小山包後歸攏歸攏!“霍小山直接就把下面剛要附議的老兵們的嘴堵上了。
在那個小山包往後地勢倒是有起伏了,雖然不大,至少給了冷槍手們提供了回身向日軍射擊的隱蔽。
霍小山要試一下槍榴彈的作用,說白了那槍榴彈也是手榴彈,只不過比人扔得遠罷了。
既然是爆炸物自然是日軍聚堆聚得越多殺傷才越大,所以他要利用冷槍手們槍法精準給日軍帶來的威懾,讓日軍儘量的躲到那個小山包的後面去,他才好集中發射槍榴彈啊!
在奔跑之中霍小山帶著冷槍手們終於跑到了那地勢有起伏的地方,“嘩啦“一下,所有人都散開了躲在較高的土坎小丘後面把步槍都架了起來。
後面日軍人多,霍小山人少,他才不會在平地上對日軍進行射擊呢。
所以一見他們“放生“的那名日軍斥侯回去報信去了,他們馬上掉頭就往回跑了,剛才他們必須和追擊而來的日軍保持在步槍的有效射程之外
那一塊地方一馬平川的一點隱蔽物都沒有,你槍法再準又能如何?
日軍成百上千的人兵力一展開,十個人開槍打你一個人肯定會把你打成馬蜂窩!
正是為了保持在射擊上對日軍的威懾,所以這回包括霍小山在內的所有人才都用了有效射程最遠的三八大蓋。
你如果都用盒子炮,等日軍衝到一百五十米以內了,你那短槍射速再快也終究抵不過日軍的人多。
“差不多了,打!”霍小山喊道。
三八大蓋的有效射程在460米左右,但實際上由於三八大蓋的槍身長彈道穩定,打個五六百米也能打,甚至有日軍還在太平洋戰場上創造了八百米射殺目標的記錄。
只不過,在超出有效射程的情況下,每個士兵能打多準那就不好說了,但是象細伢子黎明所用的帶瞄準鏡的狙擊步槍除外。
稀稀落的槍聲響了起來。
冷槍手可不就是這樣嗎?
他們對準確性的要求最高,他們可真的如同那首《游擊隊之歌》所唱的那樣,真的是力爭“每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