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航空炸彈巨大的爆炸聲在曹家嶺的山上炸響,沒有迴音。
只因為日軍的飛機一架又一架的飛來,這一架俯衝完畢投下炸彈接起飛走,沒等那炸彈爆炸另一架飛機又接踵俯衝而至。
所以,頭一撥炸彈的迴音就被第二撥炸彈掩蓋住了,而第二撥炸彈的迴音卻又被第三撥炸彈掩蓋住了。
在遠處看爆炸的火光便如節日的煙火般不停地閃現,與此相應的就是那一個又一個黑色的煙柱騰空而起,直至天地一片鴻蒙,彷彿天已塌地已陷一般。
霍小山領著他那一連的人此時正躲在利用山坡上的天然石洞做成的工事裡,就這樣默默承受著日軍炸彈的肆虐。
由石洞上面是厚重結實的山體倒也不會有什麼危險,只是石洞口原本由鋼筋混凝土構築的防護部分卻是恰巧被日軍的一顆炸彈命中就被炸塌了下來。
每當附近有日軍炸彈再次爆炸,便有石屑塵土甚至彈片從那還能勉強鑽進一個人來的洞口迸射進來,將那洞壁撞得“鏘鏘”作響。
霍小山和他的老兵們自然也打過陣地戰,可是在印象中這是日軍轟炸最為猛烈的一回。
如果不是這天然的掩體,霍小山甚至覺得就是永備工事都能給炸塌了!
這種轟炸對人的心理素質無疑是種巨大的在考驗,不過好在於時下的中國軍人來講,他們缺乏優勢的火力,缺衣少糧,可是唯獨不缺的就是堅忍。
霍小山這個連的人有時被他自己也稱作新兵老兵,可是他卻知道其實他們都已經是老兵了,叫新兵老兵只是為了好區分罷了。
這種劇烈的轟炸其實持續不了多久的,飛機再多也總有把炸彈扔完的時候。
可是由於轟炸的可怖這種等待對所有人來講都覺得是如此的漫長。
終於,轟炸聲漸息,日軍的飛機遠去了。
霍小山拍打了幾下身上的塵灰,向外走去,他看了看那被炸塌的洞口忙招呼自己計程車兵開始清理洞口。
洞口有限,能靠上前計程車兵也只是五六人罷了,他們在霍小山的指揮下喊著號子將一塊炸碎了的大塊混凝土推了開去。
晨光這才射進了山洞,那光亮中盡是無數閃亮的細小的灰塵。
士兵們隨著霍小山鑽出了洞外後,霍小山依舊讓大家清理洞口。
這洞口不恢復到原來那麼大可不行,要是以後日軍再來轟炸,自己的人可是不能一個個往裡鑽,那樣就來不及了。
不遠處,11師的人也都從防空洞中鑽了出來,呼吸著那雖然也瀰漫著戰火與硝煙氣息的卻不知道比山洞中好了多少倍的空氣。
越接近石牌,這裡的地勢就越發複雜,好在有足夠多的石洞與山體可以作為防空之用,否則這11師的損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