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敵我雙方究竟殺死了對方多少人這個數字從來都是一個大概的數字。
在陣地戰中還好一些,數一數陣地前敵人的屍體便有了那麼大概的一個數字。
但有時就不行了,比如狙擊手向對方打冷槍,槍響了對方就倒下了誰也不可以去對面檢視,只要看到槍響之後對方沒有動,那就算是擊斃了。
更兼敵對雙方出於宣傳的需要從來都是誇大對方傷亡減少己方傷亡的。
經常會出現這種情局,在一次戰鬥中,國軍上報擊斃日軍三千五,而日軍的戰報上他們的傷亡卻不足百人。
而日軍那頭卻又說在這次戰鬥中中國軍隊傷亡八千四,國軍對外宣傳的傷亡則沒有這麼多,也只是三千五千的,那自然是為了怕打擊全國抗戰計程車氣。
但是國軍在上報給最高統帥時這個傷亡數字則可能變成九千六也可能還是三千五或者更少一些只有兩千八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有時多報日軍傷亡那就是增加了自己的戰績,自己傷亡數字報的大,那是為了向某人要補充兵員要錢要槍,有時自己傷亡數字報的小卻又是為了證明我手中還有人有槍你可不能降我的職!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國人已是將這個道理運用得爐火純青。
這其中的說道實在是太多,正如那個《大公報》的記者曾敏之在歡迎方覺先回來的號外社評中所說,如果人人皆如方將軍抗戰又何須打這麼久?
話說遠了,但此時對夜戰中的直屬團來講,他們是真的沒法統計殺敵多少。
沈衝也不管它,只要能殺鬼子就行啊,於是在聽到了日軍過河時的趟水聲時,他低喝了一聲十來顆手榴彈就飛了出去。
於是在那一瞬間,手榴彈的爆炸聲、日軍的慘叫聲、小河被濺起的水聲就攪成了一團。
扔完手榴彈沈衝低喝了一聲“走”,於是他們就往後撤去也不和日軍纏鬥。
不和日軍纏鬥那自然是怕雙方混在一起,真混在了一起這傷亡可就大了。
但不想與日軍混在一起那只是想法,戰場情況可是瞬息萬變的。
這支日軍一個大隊都被沈衝他們禍害沒大半了,那個大隊長視之為奇恥大辱,他都快有了自裁的念頭了,今天在出發前他卻是對要求自己的殘部必須攻擊到中國軍隊陣地的下面!
沈衝他們在日軍的攻擊下就往後撤,日軍卻是拿出來了一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架勢依舊摸著黑兒如同瞎目杵子似的往前壓。
黑暗之中,敵我雙方誰也不知道對方傷亡了多少人。
但是毫無疑問,日軍的傷亡是遠遠大於沈衝所帶的這個連的。
因為他們地形熟啊,撤到了能避開日軍子彈的地方就在那裡等著,聽到日軍過來了就接著扔手榴彈然後再跑。
只是當沈衝帶人退到了一道只有半米多深的淺溝的時候他卻不再退了,因為再退他就把自己預留的那二百米距離用沒了!
一旦有日軍掉到了公路邊的坑裡被炸死,活著的日軍就該發現直屬團在路邊的坑裡埋地雷了,這是堅決不可以的!
於是,在黑暗之中沈衝便對身邊的張富貴耳語了幾句,張富貴就跑開了。
沒有一會兒,就在他們的左翼六十多米開外的地方便響起了尖銳的哨音。
這哨音就是沈衝的命令,告訴直屬團的不能再退了,再退小鬼子就進雷區了,那樣的話明天白天日軍再來大隊人馬咱們的雷就白埋了就沒的玩了!
得到命令的直屬團士兵們便全都停留在了原地藏了起來靜等日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