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頭帶著十多個尖兵在前面跑,鄭由儉在後面拼命的跟。
鄭由儉雖說不服老,而從實際上來講四十來歲也絕談不上老,但是四十來歲的人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註定是比不了的。
到底是在爬前面的山崗時鄭由儉被小石頭他們扔下了三十多米,不過等他爬上那座山崗時卻也正好來得及。
就見前方是一座山,山腳下拐過來一條河,沿著那有著大小不等的鵝卵石的河谷正有近百名國軍士兵向他們這座山崗處跑來。
前面那座山太高,拿眼神一估也得有個四五百米,很明顯那些國軍正被後面的日軍追擊,想要爬到山上打阻擊是來不及了,也只能沿著河谷拼命的向這個比較矮的山崗上跑。
這些國軍是正規軍,並且應當是主力部隊的!
這是鄭由儉看到的第一印象。
那些國軍雖然被日軍追擊著卻也不亂,眼看著後面計程車兵躲在了那山腳下的岩石後向日軍射擊著。
直屬團的人太懂這個了,因為這是交叉掩護。
打仗講究個攻之有度,退之有序。
進攻順利的時候攻得再猛,那也有個互相掩護的問題。
撤退時再著急也不能一窩蜂似的逃命,後面必須有阻敵追擊的。
另外,這些國軍手中所持的武器竟然多數都是湯姆遜衝鋒槍!
鄭由儉可是聽梁克用說了,人家74軍、18軍已經全部換裝成美式裝備了,73軍則是一半用美械一半用國械。
去緬甸的中國遠征軍那自然是換了美式武器的,但是在國內現在也能用上美式武器的那絕對是主力無疑,估計前面這些人就是73軍的。
“胖子,你下命令怎麼打!”小石頭直接把指揮權就給了鄭由儉,他知道鄭由儉打仗腦袋瓜很好使。
象直屬團這種擅長與日軍近戰亂戰的作戰方式,指揮官靠前就有這樣的好處。
一旦發現敵情,尖兵都省得彙報敵情了,指揮官直接就佈署戰鬥方案了。
小石頭說話這功夫,他們所有人就見前面那些國軍裡負責打阻擊的那幾名士兵已是趴下去不動了,顯然日軍追擊的也很急,火力也很猛。
而那近百名國軍官兵此時剛從那鵝卵石遍地的河灘上跑出來到了他們所趴的山崗的腳下,距離他們還有不到一百米。
“告訴賀營長在後面布口袋,咱們不是剛從那兩山之間的窄道上過來嗎?咱們先把這些國軍救下來再說!”鄭由儉早就沒有了那嘻皮笑臉沒有個正形的樣子了,儼然已有軍人的果決之風!
“把槍對準對面的山腳,鬼子露頭就打!”就在一名士兵向後飛跑去傳達命令時鄭由儉又說道。
鄭由儉都後悔了,早知道自己當了尖兵就遇到了敵情,帶兩具擲彈筒上來好了。
因為自己這面槍一響追擊而來的日軍一定會就被堵在山腳的那頭,這要是有幾枚擲彈飛過去,炸掉兩挺歪把子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就在這時小石頭手中的盒子炮就響了,一個短點射中,第一名追擊而至剛從山腳那處露頭的日軍士兵直接就倒了下去。
但是緊接著後面的日軍便已是蜂擁而至!
小石頭帶的尖兵也就十多個人,可是他們的火力可是不弱,都是輕一色的盒子炮。
槍聲響處,從那山腳下河灘處衝過來的日軍三三兩兩的頓時就被打做到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