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啊!
霍小山在聽到阿寥沙說到“抗聯”這兩個字的時候雖然神色未變,但內心卻已經激動起來了。
他的腦海裡馬上就跳出了“密營、馬架子、篝火”等字眼,而把上面這些景物組合在一起的則是一群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卻又眼睛明亮的充滿了戰鬥熱情的戰士。
而這中間則是一個個子很矮卻目光炯炯說話極為洪亮的人。
那個人是趙尚志!
當年霍小山由於自己的爹孃都失蹤了全村的人也都被日軍屠殺了,從他一個孩子的本能上來講,他要報仇!
而這時出現在他生命裡的給他印象最深刻的兩個人一個是郝存義一個就是趙尚志。
郝存義屬於那種草莽英雄,在北山裡他與郝存義共同躲避日軍追擊的過程中,他更感覺自己與那個傻大個之間的關係更象平等的就象自己後來成了團長帶出來的那幫兄弟。
而趙尚志則不然,趙尚志除了象兄長以外,給他的感覺則是可欽可敬的。
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或許因為趙尚志雖身在荒野但卻是從黃埔軍校那樣的正規軍出身吧。
郝存義打鬼子更多的是出於一種自身的義憤總給人一種悲情英雄的感覺,而趙尚志卻有一種天生樂觀雖然個子矮小可是看到他就會覺得無論小鬼子多麼猖狂前方縱有多麼大的艱難險阻也一定能把小鬼子趕出中國去的豪情壯志!
這時,屋子裡俄語的爭吵聲再次激烈了起來,把霍小山從回憶中驚醒,他看到阿寥沙正好奇的看著自己,於是他忙收攝了心神。
中國人是一個喜歡有根的民族,無論走到天南海北都記得遠方有一個自己的家,儘管可能跑遠或者戰死沙場一輩子也回不去了。
霍小山也是如此,一回到東北,他便有了一種放飛自我的感覺。
這可不行,霍小山忙提醒自己,別看現在日本投降了,但麻煩事也絕不會少,自己還是得小心為妙不能總是走神啊!
於是,他便開始思索阿寥沙透露出來的抗聯的資訊。
縱然霍小山這十年再沒回東北以他現在的閱歷他也知道,抗聯肯定是被日軍打得不成氣候了。
幾十萬日本關東軍精銳所擁有的戰鬥力加上難以計數的偽軍絕不是抗聯可以抵抗的。
而抗聯卻是在東北,在東北就會與蘇聯接壤,蘇聯可是有個共產國際的,這個都不是什麼新聞,那麼抗聯在不敵日軍的情況下退入到蘇聯境內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做進一步分析。
日軍非常重視東北的作用,都號稱寧可失去本土也不能失去滿洲。
那麼九一八事變後日軍經過十多年的經營,不說把東北經營得如同銅牆鐵壁一般,那大型工事與防線也絕不會少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