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一七二一章 學俄語的霍小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七二一章 學俄語的霍小山 (1 / 2)

曾經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國就這樣投降了,帶給了中國人民無數的苦難,而他們自己自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只是,當初那些戰爭的發動者們知道會有今天還會發動戰爭嗎?那七名被判處以絞刑的甲級戰犯在看著那根以藍天為背景的要他們小命的繩子的時候,他們會這麼想嗎?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按照中國人的老話講,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可是,在後世一位歷史學家看來,這種想法也只是中國人想當然的想法罷了,而在那些日本侵略者看來,他們才不會象中國人那樣去想“早在今日何必當初呢”呢,他們的腦袋裡所悔恨的應當是無數的“如果”。

如果我大日本皇軍在那次會戰中發何如何,如果我大日本帝國不採取那樣的策略我們會如何如何,如果我大日本帝國早一些把滿洲國變成日本第二,那麼,戰爭應當就不是這樣的結局吧。

戰爭的發動是需要戰爭的土壤的,不根除這種土壤,日本大和民族也就註定了是一個死性不改的民族!

但,不論如何,日本一個個區區島國在中國大陸上前前後後打了十四年,終究還是輸了。

1945年8月21日下午,日軍陸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在芷江城外七里橋村磨溪口向中國軍方交出了日軍在華兵力分佈圖,並與中國軍方商定日軍投降的具體事宜,史稱芷江受降。

而就在日軍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坐車進入到七里橋村的時候,以李向白為首的部份直屬團人員有幸看到了這令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幕。

當然了,他們現在已經不叫第九戰區直屬團而是被第74軍改編了,團長是被升為了上校的李向白,其餘人的軍銜卻也沒變,直屬團的人沒人在意這個東西。

既然霍小山不在了,那就意味著直屬團頭上的紅色標記被去掉了。

於是接受了受降警戒任務的74軍,特意把直屬團調了過來享受這一殊榮。

其實,與其說是讓直屬團執行警戒任務,倒不如說是對直屬團這些年殺死日軍無數卻沒有拿到一枚抗日勳章的某種精神上的補償。

既然擔任警戒任務那自然是要軍姿嚴整的,只是他們也只是看了那名日軍投降代表一小會罷了,然後那日軍代表就鑽進屋去與國軍高層研究事去了,直屬團精銳們的新鮮勁也過去了。

直屬團人是見過大場面的,他們聽說這次芷江受降並不是日軍的正式投降,此次日軍那個今井武夫的到來只是在做正式投降之前的準備工作罷了。

畢竟戰爭是宏大的,一個國家向另外一個國家投降那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過程,這也是需要好好協調下的。

所以此時直屬團的精銳們一個個看似面無表情,但內心卻是都開始想念起霍小山來了。

小石鎖和別人比相對要輕鬆一些,他並不需要象別人那樣象個門神似的在那站著,他現在的身份依然是傳令兵,李向白的傳令兵。

小石鎖看著遠處來看日本投降的百姓,看著那些喜笑顏開的美軍官兵,腦袋裡想的卻是自己等自己跟著李向白到時迴歸八路軍的時候,怎麼把自己媳婦文思瑜帶過去呢。

因為,頭兒可是特意跟他說了的,其實頭兒並不擔心直屬團有人不會去八路軍,畢竟他自己帶的兵自己心中有數。

可是你這媳婦可咋整,我現在也管不了你了,你可想著回八路軍的時時候把媳婦帶回去啊,你那媳婦挺好的!

小石鎖在霍小山走後哭了幾場後心情自然調整過來了,只是他依舊沒有想出用什麼辦法什麼時候把一個國軍師長的女兒帶到八路軍那頭去,唉,頭疼啊,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