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八00章 鄭由儉究竟做什麼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00章 鄭由儉究竟做什麼了 (1 / 2)

這是一場設計巧妙的炮轟日軍。

如果給這次行動起個名稱,還真的就如同霍小山所定的黑夜之中的口令那樣叫“趕豬上圈”。

咱們霍小山霍營長可是地道的東北銀,他定的口令自然便有東北特色——直白易懂而又恰如其分。

他在夜色口用強大的火力驅趕著日軍向後撤,這中途能幹掉一部份日軍固然好,但他主要的目的還是讓己方與日軍拉開距離以便重炮轟擊。

要知道,截止目前,長沙近郊自然也包括長沙城盡在**重炮炮口之下。

**在之前一炮未放就是因為中日雙方的軍隊太近了,威力巨大的重炮一旦開炮可就連自己的人都捎帶上了根本不敢打。

所以在夜戰之中霍小山先是以盒子炮連發開路,再以輕機槍衝鋒,就是為了讓日軍經受不了衝擊跑得更快一些更遠一些。

然後就在他覺得雙方的距離已經足夠遠的時候,在魏建興軍號號令的統一指揮下中方官兵就來了一個急剎車。

而日軍由於不想夜戰而奔跑起來的慣性使得他們自然要跑到中**隊的射程之外並且防止中**隊的再次夜襲。

於是,正如直屬營尖兵偵察回來報告的那樣,日軍退到了距離他們兩千五百公尺的地方才停了下來。

而這時日軍已是完全與中**隊拉開距離了,**的重炮自然就可以大膽射擊了。

第九戰區雖然只有這八門重炮,可是卻絕對不可以小瞧重炮的威力,並且日軍這回沒有重炮,不能形成對**重炮的火力壓制。

日軍一路從新牆河以北帶過來的山炮與野炮根本就無法對抗中方這八門重炮,因為中方重炮目前還在他們山野炮的射程之外。

重炮的威力是巨大的,以那兩門口徑為150mm的德制重炮為例。

一發三十多公斤的炮彈爆炸後,以爆炸點為中心的直徑為100米的圓形區域內,日軍士兵在那四射的彈片中是根本無法倖存的。

而如果恰有那運氣更背的日軍處在爆炸點20米以內,不提彈片,光是那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就完全可以讓他們五臟六腑破裂而死。

就算有百萬分之一的倖存不死者,耳朵內的骨頭也會盡皆斷裂成為聾子。

這就是重炮,這就是大殺器!

儘管除了這兩門德制炮外其它六門的威力小了一些,但是也可完全可以想見八炮齊發所產生出的炮火覆蓋效果!

但由於這場炮擊是在黑夜之中進行的,除了相對抵近觀察的沈衝他們那些尖兵有直觀感受外其餘的官兵也只能在遠處叫好了。

中**隊並不知道這次炮擊會給日軍造成了多大傷亡,中**隊探查不到日軍也絕不會說。

這種情形是戰爭雙方在關於人員傷亡情況的常態,每一方都會誇大殺死敵人的數量,縮小己方傷亡的數字,以起到讓敵人膽寒讓己方士氣大振的作用。

而後便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最後這種戰鬥的具體效果如何變成了一個未解之謎,從而留給了後人們根據歷史的蛛絲馬跡進行推理猜測甚至因為正反兩方觀點不同而互噴口水的空間。

但在後來史學家們的探研中有一點卻是達成共識的,那就是在這次長沙會戰中那次炮擊的時候日軍正是集結軍隊也要對中**隊夜襲的。

然後日軍的夜襲就被中**隊率先發動的攻擊打亂了,日軍就被攆回去了,被攆到了一箇中方完全可以用重炮轟擊而不擔心己方受損的地方。

那些日軍當時在距離中**隊五里地之外是處於集結狀態還是說已經散開了沒有人知道,但日軍肯定傷亡巨大,但具體有多大,未知!就是到了後世依然未知!

而在這場戰鬥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鄭由儉究竟做了些什麼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