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喝水!”林中生抹了下額頭上的汗水把一個裝著水的鋼盔遞給了黎亮道。
“還行,還真清了呢!”黎亮看了眼那鋼盔中的水,那水也只勉強能算作清吧多少還是有些混濁的。
但黎亮已經很知足了,而是並不挑剔的接過鋼盔喝了一大口。
水之所以有些混那是因為這水是他們兩個接了雨水之後沉澱而成的。
霍小山把肖偉連留了下來助守漁洋關陣地,在山頭上兩個人一組安排八名冷槍手,黎亮和林中生就是其中的一組。
林中生是江西人,是被李向白“抓壯丁”抓來的那批中的一個,他在射擊上也很有悟性,便被黎亮收了徒弟,儘管林中生比黎亮還要大兩歲。
林中生的名字讓人一聽便知道他的來歷。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當年她娘懷著他在樹林裡幹活時就生了他,因此村裡教私孰的老學究便給一個山民的兒子起了一個在文化人看來很直白但在大字不識一個的山民看來就很高深的名字。
不過這個名字在時下之人中並沒有人會笑話他,如果他這個名字還不算好聽,那麼那些起名叫作“狗蛋”、“狗剩”、“栓娃”的豈不是要上吊自盡了?
霍小山率領大部隊已經走了有兩天了,在這兩天裡進攻漁洋關的日軍距離他們這個如環狀的環山公路只有二百米了,但卻仍舊沒有攻過來。
如此易守難攻的地形,如果不把守軍打個彈盡糧絕日軍想攻過來確實很是困難。
而在這兩天裡,黎亮和林中生兩個人也沒有閒著。
他們被安排在了山頂最怕的就是日軍飛機的轟炸,所以他們就利用現有的條件修起了一個簡易的工事。
山頂有一塊兩人多高的巨石,而那石的上端還凸出了一塊。
別看凸出的也只是有一米多點罷了,卻終究可以利用上了。
他們倆砍掉了他們所能夠到的長在山隙間的兩棵碗口般粗的松樹,截成了數段,用上下山頂的那根長繩將樹幹捆在了一起就擋在了那巨石的前面。
這就是一個簡易的掩體了,如果有日軍飛機轟炸,完全可以擋住日軍飛機上掃射的子彈。
至於炸彈嘛,除非直接砸到上面否則還是可以擋一擋那航穿炸彈爆炸後所產生的碎片或者崩碎的山石的。
而光做出了一個簡易掩體來還不夠,兩個人又在下暴雨的時候用鋼盔不停地接雨水儲存了起來。
他倆藏身的山石下有一塊不規則的凹槽,在往上運物資的時候,小石鎖又偷偷撕了一塊塑膠雨布和鋼盔塞給了黎亮。
小石鎖給黎亮這兩件東西的用意那自然是讓他倆在下雨的時候有個躲雨的地方,黎亮卻是把這塊塑膠雨布鋪在了那凹槽上,就變成了一個簡易的儲水窖。
黎亮現在在特務連那也是老兵了,哪個老兵不是兵油子。
這裡去掉兵油子的貶義,那就是老兵的戰場生存能力都特別強,他們對可能產生的危險都特別的敏感。
他們哪個不清楚在沒戰鬥的時候把備戰的招數想得越多活下來的可能性才會越高!
這個在直屬團也是有傳統的,霍小山在軍需處帶後勤連的時候就是以擅長挖坑而享譽第五戰區的。
霍小山給他計程車兵灌輸的理念是,你戰前做準備可能會死,但你戰前不做準備那肯定就會死!
直屬團在往上送物資的時候,別的都好辦,但水確實是解決不了,因為直屬團不可能帶著足夠大的容器來行軍。
他們能給山上的冷槍手們提供的裝水的器具也只是幾個軍用水壺罷了,可是那東西又能裝多少水呢。
黎亮馬上就意識到了水的重要性。
他們這些冷槍手在山頂不缺彈藥不缺口糧日軍的迫擊炮打他們很有難度日軍飛機的炸彈也未必能把他們兩個炸到,那麼他們最缺的就是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