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霍小山離開大青山根據地前往草原深處之前有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小事。
當時慕容沛指著草原上長著的婆婆丁(東北對蒲公英的稱呼對霍小山說,看,婆婆丁,可惜現在是夏天。
言下之意,如果是春天就可以把那剛長出嫩芽的婆婆丁挖來蘸大醬吃了。
當時正好呼格吉勒的阿爸在他們身邊,霍小山便問你們蒙古族吃婆婆丁嗎?
然後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們蒙古族不吃草”。
好一個我們蒙古族不吃草!
這話聽起來有些生硬但對並不擅交際的草原人來講卻正是彰顯了他們的性格。
蒙古族,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崇尚的是力量,他們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馬**酒,所以民風粗獷而彪悍。
吃肉的蒙古族在力量上與“吃草”的漢人有著明顯的不同。
這一點在那達慕大會召開的時候便彰顯無疑,各項體育比賽能夠名列前茅的都是蒙古人,儘管漢人也是允許參賽的,但很明顯在這方面漢人真的比不上蒙古人。
賽馬,人家蒙古族是遊牧民族,那孩子真的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人家騎馬時那種人馬合一真是人與馬達到了最好的契合。
射箭,先不說準不準了,就人家雙臂一發力較開的硬弓,絕大多數漢人也沒有那麼大力氣。
至於說摔跤,漢人就更不行了。
蒙古族摔跤那可不是按體重級別比賽的,當一個體重能達到二百多斤的蒙古大漢往你面前一站,先別說你能不能摔倒人家,就說以時下漢人的體質人家站那不動,你能不能扳倒一名體重在二百斤的大漢那都絕對是個問題。
就這點上霍小山都服,他在看著蒙古族的彪悍時自己暗自惦量了一下也唯有苦笑,自己在純力量上是真比不過人家的,也只有在使用技巧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勝出吧,但很明顯那違反人家的比賽規則了。
儘管他相信自己的馬術也不差假如再有一匹好馬也可以與蒙古族的騎士們來個銜尾直追,儘管他相信如果自己練練射箭也可以和蒙古族的巴特爾們比比誰的射箭更準,但他可是帶任務來的,再說他也沒有那種好勝心。
所以就在那達慕大會召期這頭兩天裡,霍小山只是混跡於穿著節日盛裝的蒙古人與同樣來參與的漢人之間,履行著自己保護那位女王的責任。
內蒙古的盟是由古代的會盟發展而來的,每個盟有一個可以世襲的王。
而內蒙古大草原上又有不少的盟,於是便也有很多的王。
當盟裡的王由於各種原因壯年逝世的時候,他的後代還小,於是他的福晉(夫人,滿清的福晉稱呼也是來自於蒙古語)便成為了女王。
而且霍小山聽說在內蒙古大草原上這樣的女王還不只一位,這回霍小山要保衛的女王名字叫巴奇英。
與女王接洽抗日之事的自有八路軍的高階人員,霍小山只是在這兩天裡換成了便裝圍繞著那女王遠遠地轉著,就象後世的便衣保鏢。
又是一天人吼馬嘶過去了,生性豪放酷愛喝酒的蒙古族人在那篝火下喝著馬**酒載歌載舞后終於就在召開那達慕大會的草場上隨便找個地方睡下了。
今天是農曆十六,明月高懸於蒼穹之上,可霍小山卻依然沒有休息。
因為他可是聽八路軍的同志說了,由於這位巴奇英女王傾向抗日已是被日軍與偽蒙政府看作了眼中釘。
而這次那達慕大會實則就是巴奇英女王為招攬草原好漢組建抗日衛隊才舉辦的,所以就怕日偽來破壞。
在外圍這回八路軍派來的騎兵連在幾十裡地外四面都布上了警戒哨,以便有日軍來襲未被發現從而給草原牧民帶來傷害。
而在這召開那達慕大會的草場上則就是防止有人對巴奇英女王不利了,比如暗殺。
巴奇英周圍自有其自己的衛士守護,霍小山自不必湊合再說他又不通蒙語極易引起誤會所以他只是巡哨,起到一個查缺補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