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易位了,這回日軍佔據了高點。
還好,那山緩坡的下方有一片樹林,霍小山便將自己的匯聚了起來,隱蔽在這片樹林之中。
他們也只是看卻沒有往上攻,所謂困獸猶鬥,別看山上現在連五十名日軍都不到了,可這五十名日軍卻是比當時在公路上的幾百名日軍都要難打。
直屬團的人聚在一起互相看了看,現在離勝利雖然也只是一步之遙,但想邁出這一步來還真要費上些周折。
沒辦法,戰鬥能打到現在的局面已經非常不錯了,四十多人憑藉著地利的優勢憑藉地雷的封堵硬生生地吃掉了近三百名日軍,這個已是近乎神蹟了。
之所以說近乎神蹟,在中國軍隊與日軍的作戰中打成1:7的傷亡比率也不是沒有,要記住,是中國是1日軍是7哦!
八路軍和國軍都曾經打出過這樣的戰例,但人家那可是以多擊少,都是在我方兵力為6敵方兵力為1的絕對優勢下打出來我方傷亡率為1敵方傷亡為6的!
如果按這種方法換算,打掉三百多名日軍中方投入的兵力應當是兩個團,也就是在兩千人以上。
可霍小山用了多少個人?算上那兩個民兵全員也只有四十五人。
而現在要攻山的人卻是更少了,也只有三十五人了,因為那十個人又被霍小山派出去了,公路兩頭一面五人,不要求進攻,只要求守住公路。
因為公路以山體拐角為中心那段還有不少日軍的傷員呢,那些傷員有在進攻劉韓莊時被民兵炸傷的,也有與直屬團作戰後來又產生出來的。
人太少了,日軍雖是傷兵,霍小山也不敢派自己的人去進攻啊!再說現在制高點歸人家日軍了,你去硬攻公路那不也是找死嗎?
“朱剛那小犢子跑哪去了?”鄭由儉氣呼呼地抱怨道。
鄭由儉就是這樣的性格,當他把別人視作自己人的時候,他自己是倚老賣老,至於別人全都冠以了小犢子的通稱。
鄭由儉之所以罵朱剛那是因為他生氣啊!
他現在已經把擲彈全打光了,滿公路上現在都是日軍丟棄的輜重灌備,那自然是有不少擲彈筒與彈藥的。
如果把那擲彈筒都撿回來,自己直屬團的就算兩人一具擲彈筒,那你小鬼子還守屁山頭,真接小炮一頓亂轟炸死的幹活!
可是自己這麼點人卻是連打掃戰場的人都沒有,而且你也不敢去打掃,還是那句話,現在雙方攻守易位了啊!
“早知道不把山頭棄了好了!”鄭由儉在那裡長吁短嘆,於是他就又遭到了直屬團人一致的白眼。
你說的不是廢話嗎,那咱們要是有一個連的話從一開始還打冷槍幹什麼,直接居高臨下在山頭上打阻擊多好!
倒是有民兵來報信說,劉韓莊那一百來名民兵正往這裡來呢,但民兵就是民兵,霍小山他們也無權拿人家當正規部隊用啊,真要是民兵在進攻鬼子時有了傷亡那他們於心何安?
不過,或許真是鄭由儉的抱怨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