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山不認得這十來個士兵,可是這些士兵卻是認識霍小山的,原來他們都是魏建興的手下。
要說他們怎麼和日軍打起來了倒也是蠻有意思的。
日軍一追擊,魏建興團的人便也要跟著追了出來,但魏建興本人卻是沒有帶隊來。
本來他們接到師長方文覺的通知明天就可以換防下去休整了,可是他們一下子傷亡了那麼多人卻是跟鬼子打出仇來了。
士兵請戰魏建興不能擋著但卻告訴帶隊的那個唯一倖存下來的營長說,佔點便宜就往回跑,不要再有人員傷亡了,因為咱們30團現在有戰鬥力的已是不足三分之一了。
而這十名士兵卻是從後方過來給很魏建興團送飯的,五名炊事兵,五名持槍押運的。
他們到了陣地見人沒了都去追鬼子了,經過魏建興同意他們十個人就也從後面追了出來。
只是沒成想卻是跑岔道跑前面去了,拐過那十多米高的土包偏偏就和日軍負責警戒的斥侯就撞在了一起。
由於那土包的遮擋雙方見面太近連開槍都來不及於是自然是大打出手,要不是霍小山聽到了那廝殺的喊聲及時出現,這十個人只怕一個也回不去了,因為日軍人多,他們有五個人卻沒有武器,只拿了菜刀與挑飯筒的扁擔。
當然,那十多名日軍士兵估計也得被他們弄倒一半,原因是你可別小瞧這五名炊事兵,這炊事兵可都是些身經百戰的老兵。
這五名老兵歲數都是四十歲以上的,那都是身世淒涼無家可歸或者少小離家一事無成只做一個大頭兵無顏回鄉見人的,便自願留在隊伍裡成了職業軍人。
國人當兵如果不是學生兵的話,當兵多是在二十歲以下,細想在軍隊裡混了二十多年的人那資歷可是在那裡放著呢,他們自然不肯再去前面衝鋒陷陣受那部隊紀律的約束。
所以他們也只是管其他士兵的一日三餐,三餐事畢剩下的時間就是他們自己的了,沒有人去管他們,各級軍官也都不去過問。
當然,他們經歷的事多也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只是把部隊當家罷了。
就在霍小山和這十個士兵說話這功夫,30團的大部隊這才趕了過來,他們沒有日軍路近,可日軍不巧的是派來增援的人偏偏撞到了直屬營。
眼見著那一地的屍體和戰利品,霍小山也只是留下了些手雷其餘的便叫30團的人運回去了。
並且,他還讓士兵們傳話給魏建興就說這些戰利品都是他們30團繳獲的。
30團計程車兵先是不肯,霍小山便說,說是你們的就是你們的,告訴你們魏團長爭取把官當得更大點,以後可以帶更多的人打鬼子。
這些事處理利索了,霍小山這才帶兵又往前行去。
這回霍小山依然和沈衝他們那些尖兵呆在了一起並沒有在後面統率大隊,這裡主要的原因就是霍小山想起日軍那支神秘的戰力強悍的小隊來了。
上回他們打下來一架飛機現在也不知道摔死的那個飛行員是一個什麼了不起的人物,惹得日軍這頓猛追。
霍小山對這夥來歷不明的日軍還是心存忌憚的,他生怕自己的人吃虧,所以這才走在了前面。
這回直屬營行軍的速度並不快,他們也只是聽著前方的槍聲而行。
經過這些天的戰鬥直屬營的人已經有些疲倦了,霍小山的此時的想法其實和魏建興倒是一樣的,也就是跟在日軍後面抽冷子給日軍來一下給撤退回去的日軍添添堵罷了。
霍小山甚至有時候還會在其他部隊與日軍戰鬥的時候登上遠方的制高點用望遠鏡觀察,他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確實強於中國部隊。
日軍就是在這彈藥開始短缺的情況下撤退得也是有條不紊打得極有章法,國軍部隊雖多卻是如同那看家的獵狗,日軍雖少又在撤退卻是如同一隻兇狠的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