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三看著那被霍小山撅成兩截的老套筒當時就楞了。
這個本事他真的比不了,他可知道別看這老套筒槍破時間長,可那槍托可都是硬雜木做的。
要麼胡桃木要麼山毛﨔,而他這支槍的槍托卻是水曲柳的,這能“嘎吧”一下就能給弄斷了,就這膝蓋一頂頂到人身上,那絕對是頂哪哪廢,骨頭斷了都是小事,五臟六腑不碎那都得是感謝祖宗積德了。
事情發展到這地步還有什麼不能談的,一翻交談之下,霍小山也自然瞭解了孟老三的情況。
原孟老三本名孟凡西,自然也是東北軍的,可在前斷時間打鬼子的時候,他所在的部隊被打散了。
他卻因恰巧在戰場上救了39軍的一個連長,那連長就邀他入夥了。
剛開始自然還好可在一起沒呆多久這孟凡西和這個連官兵的矛盾就產生了。
39軍是由閩軍和皖軍組成的隊伍,本身就不是主力部隊,從官到兵在打仗上就不是很硬朗,而孟凡西這個連卻又是這個軍裡最弱的一個師裡最弱的一個團裡最弱的一個連。
孟凡西是急切打鬼子的,可這個連長不急別人也不急。
什麼叫戰鬥力弱?那自然是因為這裡的兵都是貪生怕死見危險就往後縮的老兵油子,就是同一個團其他連那也是半拉眼珠子都看不上這個連的。
這也就罷了,更要命的是老兵油子多油啊,為活自己命那小算盤扒拉得啪啦啪啦響。
炮筒子脾氣的孟凡西如何能受得了這個,沒來多長時間就和老兵油子鬧得不亦樂乎。
矛盾一產生最終打架見真章,這孟凡西身手好得連小石頭都能摔個跟頭莽漢都不能奈他何那他怕啥呀,一頓拳腳下來一個連隊倒是被他放倒了半個連。
可這樣一打那連長對他也不樂意了,雖然說孟凡西對他有救命之恩不假,可他們卻壓根就不是一類人啊!
能給老兵油子當連長的又怎麼可能是血性勇猛能征善戰的猛將?他本人那就是老兵油子裡的王啊!
這連長心想你這麼能打這要是讓長官發現我們連隊還有如此戰鬥力那還不讓我們去衝鋒陷陣哪?
於是,這連長礙於孟凡西對自己有救命之恩雖然命令手下不要與他作對,但也不待見他了。
老兵油子那一個個的多賊啊,一看孟凡西“失寵”了,那各種小鞋可就給他穿上了。
這不,他們連所在團奉戰區司令部命令在這大洪山裡打游擊,於是這放警戒哨都讓孟凡西一個人在前面,人家在後面再放雙警戒哨。
孟凡西心中憋氣卻又無處可發,這才明知道霍小山他們也是國軍卻不假顏色,終究是切磋了一翻卻被霍小山相中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39軍那個連不待見可霍小山直屬營遇到了卻是把他當成了個寶,而孟凡西卻也相信了眼前這九個人是真正打鬼子的隊伍。
……
兩個士兵站到了一位國軍軍官的面前。
士兵一個是孟凡西,另一個卻是陪他來的沈衝,軍官就是孟凡西暫時容身的那個連的連長。
原來孟凡西要走自然也要和這位連長大人打聲招呼,否則那也是逃兵啊!
真要讓人家當逃兵給抓了那可就比竇娥還冤了!
真想打鬼子的人被抓逃兵了,不想打鬼子的卻縮在後頭抓打鬼子的人為逃兵,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時下中國就是這個樣子,民族脊樑那自然是有的,可漢奸也不少,有“軟骨病”的人那自然也是大有人在的。
此時孟凡西已是說明了來意,那連長卻眯著小眼睛在那閃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