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七0九章 三十個嚮導與急行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0九章 三十個嚮導與急行軍 (1 / 2)

出發前鄧文賢給霍小山派來了嚮導,霍山便問給幾個,鄧文賢說一個啊,霍小山說太少,你給我弄一個排的嚮導來吧,要體力好的!

鄧文賢被霍小山弄得有點糊塗,但好在他們的人在新牆河以北的地區活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熟悉道路情況的人很多,於是他真就給霍小山派來了三十名嚮導。

然後霍小山的直屬營與鄧文賢的川軍團就進入了急行軍模式。

他們這支混編隊伍開始了急行軍是因為川軍團長鄧文賢在飯後接到了師裡一個緊急命令,那命令要求他們與其他部隊合擊一個一百多里外日軍的巨型糧食彈藥倉庫,限24小時內必須趕到。

鄧文賢自然便把自己接到這個命令告訴了霍小山。

當然川軍是不會命令霍小山做什麼的。但霍小山聽到了這個訊息又怎能袖手旁觀,於是召集手下軍官們開了個碰頭會就吹響了緊急集合號。

戰爭就是這樣,更何況是游擊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行軍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行軍剛開始的時候,直屬營的行軍速度便要快過川軍,卻被打頭的霍小山把速度壓下來了,他甩頭通知後面的人把話傳下去,一百多里地呢悠著點。

於是士兵們恍然。

時下中國部隊的行軍說白了就是負重長跑,因為既沒有馬拉大車更沒有卡車。

機槍手要扛著著近20斤的捷克式輕機槍或者幾十斤那已經把槍體與支架拆分開來的馬克泌,而其他士兵則是要扛著8斤重的中正式步槍每顆一斤一兩重的四顆手榴彈加上一個或兩個三個基數的子彈。

這種負重長跑自然對士兵的耐力要求很高,只需要保持相對的速度,所以一開始就發力跑的話後面體力是肯定跟不上的。

長跑要求人主要是有耐力兼顧速度,不象短跑更多的是要求爆發力所產生出的速度。

所以那些職業上從事長跑或短跑的人從外觀上也是能區分出來的。

長跑者都是小腿粗而大腿相對要細,如果他們再是穿著運動短褲的話,看著他們的腿給人感覺那就象細腳零丁的雞雛,絕不象短跑者小腿纖細大腿粗壯有力看上去那麼富有美感。

只是時下的中國軍隊由於長期的吃不飽飯(咱就別提什麼營養不良了)已經不是雞雛可以形容的了,看上去卻是象排骨隊。

黑夜中上千人的隊伍在道路上發出雜沓而急促的腳步聲,那腳步聲在寂靜的夜色中傳得很遠。

在吃飽了的情況下鄧文賢對自己川軍團的行軍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自古便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川軍多是在蜀道上行軍自然行軍能力是有的。

雖然川軍裡矮個子的人比較多,這也是事實,當然據後人考證那是因為四川盆地光照不足所以才影響了骨胳發育,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所以鄧文賢並不認為霍小山的直屬營在行軍上就一定能壓過自己的隊伍,而在前二十多里的行軍當中也確實是這樣的。

雙方士兵負重前行齊頭並進,但在二十里地以後,鄧文賢發現自己計程車兵當然也包括他自己的腳步已經慢下來了,而霍小山直屬營的行軍速度還是保持著一開始的節奏。

再跑了一段距離後,鄧文賢發現有自己給霍小山派去的嚮導已經被甩在後面了。

這時候他才明白為什麼霍小山要朝他要三十個嚮導,原來是人家霍小山猜到了自己的人就肯定有跟不上他們腳步的,所以才多要了嚮導好始終保持前面有人帶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