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六二三章 慕容沛的親民特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二三章 慕容沛的親民特訓 (1 / 3)

此時身在皖東的慕容沛卻不知道已是眾矢之的的她已是攪動風雲無數,她正忙著建設根據地總結研究如何打好游擊戰呢。

在抗日民族統一陣線形成後,共產黨所領導的工農紅軍便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游擊隊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當時有許多紅軍老戰士在腦袋裡轉不過這個彎來,在把那個象徵著工農紅軍的五角星的軍帽換成有著青天白日徽章的國民政府軍的帽子時都流淚了。

一頂帽子雖小卻承載了太多的回憶,蘇區的“打土豪、分田地”、長征途中的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強攻天險臘子口都在那帽子換掉的時刻成為了歷史,從此中國工農紅軍的名稱也只能存在於歷史之中了。

抗戰剛開始的時候,八路軍歸第二戰區也就是那位晉綏軍閻長官管轄,新四軍則隸屬於第三戰區顧長官。

委座大人當時要求八路軍與新四軍參加正面防禦作戰,而共產黨則表示願意深入敵後與國民政府軍的正面抗戰相配合,並要求給予獨立自主的指揮權。

不知道當時的那位委座大人是出於怎麼樣的考慮,或許是出於公心的認為這樣確實有利於全國抗戰,或許出於私心的認為共產黨的部隊敢進入日本人的後院是自尋死路,他竟然同意了。

然而事實證明,那位委座大人真的錯了,且錯的離譜!

他並不知道共產黨八路軍如果是一枚火種,敵戰區的百姓就是那荒原上離離的草;共產黨八路軍如果是一枚讓人輕視的草籽,敵戰區的百姓就是那無邊的土壤。

二者一結合那註定便是古原荒草除不盡,燎原火盡復又生!

就在九一八事變還未發生的1936年時,一位來自美利堅合眾國的叫斯諾的記者在採訪一位陝北窯洞中的偉人時,那位偉人便做此預測:抗戰初期日軍將佔領中國主要城市及交通線,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將傷亡殆盡,在繼後產生的持久鬥爭的局面中,紅軍游擊隊將起主要的作用。

歷史的發展與其所預見的竟然驚奇的一致,加在一起不過五萬的新四軍八路軍在進入了敵後建立了抗日根據八年之後已是擁兵百萬。

過了N年的後世便有了所謂國軍傷亡殆盡卻被共產黨摘了桃子之說,他們卻不知道當年國民政府軍也是講游擊戰的,他們派出到敵後的部隊是50萬!

但八年之後已經很少聽說有國民政府軍的游擊隊了,50萬的軍隊或滅或降或逃已是所剩無己了。

其原因何在自有公論。

但從表象上來看那就是八路軍新四軍住到了哪個老百姓家裡,那個老百姓家的柴就被共產黨的部隊替他們劈好了水缸裡的水就被他們挑滿了。

而國軍,國軍貌似是來當大爺的哦。

所謂人心向背其實真的好簡單,那就是你給了別人好處給他以利益,他就會念你的好回饋於你。

你若是強勢地讓別人把自己的利益給你,那麼別人怎麼會念你的好?

當無數眾多的受傷害的小人物決定幫助誰或者當他們認為幫助你就是幫他自己的時候,那麼這就叫民心,這就叫歷史潮流。

而此時的慕容沛就正把自己當成一朵浪花全身心地體驗和實踐著這種潮流。

這一天,慕容沛卻是帶著細妹子唐甜甜劉思樂這個連在一個叫小二溝的村子裡訓練。

對於這項訓練劉思樂手下部分戰士卻是心中腹誹,因為這個小二溝村已經是這些天來他們所到的第五個村子了。

正常訓練也就罷了,無非是負重行軍然後臥倒模擬射擊,然後再負重行軍再模擬射擊,迴圈往復,直到大多數人折騰不動為止。

雖然累,但他們真地挑不出慕容沛的毛病來。

非但挑不出毛病來,他們還必須特別佩服人家。

為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