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五四0章 老貓不在家的日子(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四0章 老貓不在家的日子(五) (1 / 2)

李向白內心的震撼是無以復加的,因為他眼見了了一個專情的女子以幫助國軍打鬼子的方式殉情於和他一樣同為國軍已在前線陣亡的丈夫。

那女子顯見是這大戶人家的兒媳,日軍進攻之處如同蝗蟲過境,各村已是十室九空,或被日軍屠戮或避戰禍於山野,縱村中有人亦多是年邁行動不便之人,卻不知這女子緣何獨自歸村。

但此時已是問無可問,李向白只知道一位正值芳華飽讀詩書的的中國女子為了替丈夫報仇而為國殺身成仁。

那女子彌留之際所吟誦的詩李向白料定整軍需處不大可能人知道,就是霍小山鄭由儉這樣識文斷字的人也是不知道的,但李向白卻是知道出處的,否則他也不會聽懂。

那首詩的出處是民國初期楊度所寫的《湖南少年歌》,李向白卻是在小時通篇背過的,那湖南少年歌原文極長,但其中有一句卻是格極其彰顯湘人的血性,即“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這句話用白話翻譯過來其實極是淺顯,意即中國要亡國,除非湖南人全部死光光!

男子多迷於欲,女子多痴於情,華夏五千年殉情而死的女子不勝列舉,君不見孟姜女哭長城一慟長城便倒八百里,君不見有女子盼夫歸,愁眉遙望化為石,君不見梁男祝女此生無份即辭世,化為蝶兒翩翩飛。

但那殉情只是為情為了追求個人的幸福或者對夫權的抗爭,說白了那只是一個人的事,說破天也只是二人世界罷了,那人沒了只能叫香銷玉隕。

但此女則不同,明擺著就是一飽讀詩書的一介弱女子,卻是獨具一絲為家為國的湘女所獨有的血性,她的死卻是為家為國!

有人說她也只是殉情罷了,殊不知在中國人裡家國並不可分,萬萬裡為山河,千千家即為國!

也正因如此李向白也是出身大戶人家,說書香門也不為過,物傷其類,兔死狐悲,而正因如此,那女子的死才能給他以遠高於別的同胞之死賦予他的內心的震撼。

李向白也是兩淮子弟,兩淮好武他自然也不例外,只是由於家境關係與別人相比多讀了幾卷詩書。

他家是當地方圓百里有名的大戶,其父更是被村裡推為村長。

日寇攻入兩淮地區後,國軍某部與其父相約共同於某日拒敵,卻不知出於何種原因那支國軍竟未到,而李父率鄉親與日寇激戰終因火器不行寡不敵眾而壯烈捐軀。

李向白自經此家變固然心中恨極日寇,卻也是對那支爽約的國軍心懷怨氣,雖然說冤有頭債有主,但自此李向白卻庸懶了起來。

庸懶的不只是行動,更多的卻是心理。

只是那日寇如狼似虎哪管你一箇中國草民如何想,隨著戰事的深入展開,兩淮地區百姓家園被毀,李向白想懶卻也懶不下去了。

於是正值霍小山招兵,便與其他兩淮子弟一起從了軍。

從軍以後他受軍需處打鬼子熱情影響才振作起來,但由於心結未解終是在士兵中表現得既不出眾也不落伍,卻因為處事心思縝密被糞球子發現了才指定當了一個班長。

只是這回李向白受那不知名姓的女子為家為國而死的刺激才終於開啟心結,那兩淮子弟的血性終究被啟用了。

只是這次戰鬥並不以那女子犧牲為代價滅了這近三十名日軍並不算完,而李向白又目睹了那女子殉國耽誤了點時間,村子那頭的日軍已是聞聲趕來了。

“李向白,咱們怎麼辦?”其餘三名士兵此時自然以李向白為頭兒了,那三人問怎麼辦而不是說“咱們撤吧”,那自然是因為目睹了一個湘女尚如此血性,那麼咱軍需處計程車兵又豈是貪怕死之輩。

“撤到房子那頭,手榴彈招呼!”李向白掃了眼那自己所處另一側低了一些的房舍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