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五一七章 朱剛日記——霍小山的大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一七章 朱剛日記——霍小山的大禮 (1 / 2)

朱剛日記——隨棗會戰瑣記

1938.5.20

隨棗會戰在結束了,武漢方向的日軍一開始氣勢洶洶地佔領了隨縣和棗陽,但在第五戰區全體中國軍隊的奮力抵抗下,最終他們又不得把吃到嘴裡的“肉”給吐了出來。

作為一名八路軍參戰人員的我很容幸地參加了霍小山直屬營在這次會戰中大部分的戰鬥。

在這次戰鬥中我再次意識到了中華民族不可侮的精神風貌,霍小山直屬營就不提了,就是國民政府軍裡的中央軍以及雜牌軍都體現出不怕犧牲前赴後繼的抗日精神。

還是那句話,抗日是全民族的事情,與主義無關與信仰無關,家園是全體中國人的家園,同宗同種的歷史、中國人五千年以來形成的共同血脈在這次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在八路軍的時候就聽首長說,自打什麼中原大戰之類的內戰開打,咱們中國人都快成名義上的中國人了,是抗戰讓我們意識到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是中國人的。

霍小山送給了我兩件大禮,當然,其實說“我”是不準確的,準確地說是送給了八路軍兩件大禮。

他把戰鬥中繳獲的武器足足送給了我們四輛馬車,這其中包括三八大蓋100支、歪把子機槍8挺、日式重機槍兩挺、擲彈筒15具、各種子彈足足裝滿了由四匹馬拉的一輛大車。

他是如此大方我甚至我都擔心他在國軍那面交不了差,霍小山示意沒事卻笑著說了一句“你們八路軍得了便宜可不要賣乖”。

我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那就是悶聲發大財不要張揚,就如一個人口袋裡裝滿了現大洋,但是絕不可以掏出來向任何人顯擺,也不可以將那現大洋在口袋裡撞得叮噹直響,至於大洋份量很重把口袋都壓得往下墜那是難免的。

於是,我自然給了他一個莊嚴的承諾,然後開玩笑地說,那我也就笑納了,你現在不是土財主,你現在是一個洋財主啊!

在最後戰鬥中由於霍小山採取了側擊追擊並不硬扛的方式,那支日軍便將他們所攜帶的軍械物資洋洋灑灑地扔了一路,這些自然都變成了霍小山的戰利品。

可悲催的是,那支日軍並沒有逃脫覆滅的噩運,他們在擺脫了霍小山直屬營的追擊後最終還是由於被我們遲滯了行軍速度,最終被第五戰區的部隊給包圍起來全殲了。

只是第五戰區的部隊殺死了日軍不少,但得到的戰利品卻實在是不多,為什麼,因為那些戰利品已經被日軍提前“留”給了我們。

霍小山很有先見之明,他在我們追擊日軍的戰鬥結束後就直接把送給我們的戰利品裝了車然後就讓小石頭帶了四十人的分隊和我們合兵一處送我們回我們八路軍自己的防區了。

當時他還面帶欠意地說,這回只能給你們這麼多了,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再給,那門步兵炮我不能送給你們,那個太咋眼了,我必須送給老虎仔將軍。

在霍小山說這話的那一記刻,也許是我的錯覺吧,我真的覺得什麼國共之分消失了,霍小山就象在幫助自家的親戚把我們當成了自己人。

中央軍程好勇所說的八路軍“遊而不擊”,毫無疑問代表了中央軍高層的看法,這其中原因實在太過複雜也就不寫了。

可是有一點今天我必須在日記中寫下來,那就是八路軍在武器上確實是捉襟見肘的。

我們沒有錢去象國民政府軍那樣去德國買毛瑟槍買克虜伯大炮,也不能象滇軍那樣去印度支那採購清一色的法式裝備。

我們所謂的自己的兵工場也就是造出那些一炸只能分成兩瓣的手榴彈,儘管有時那個殺傷力真的不行也只是能嚇日軍一跳,可很多時候我們連嚇日軍一跳的武器也是匱乏的。

我們造不出步槍,我們造不出擲彈筒,我們唯一能造出來的槍是一回只能打出三十米只能裝一發子彈的“獨橛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