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抗日小山傳奇> 第二十四章 挖棒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挖棒槌 (1 / 2)

轉眼又是秋天,舉目四顧,漫山遍野皆是紅黃綠褐紫各色,又是那溪水漸瘦山顯五色的季節。

這時也正是那參籽成熟的季節,霍小山此時正在湖邊不遠處的椴樹林蔭下挖棒槌。

霍小山此時已經十五歲了,在這看似尋常的兩年裡,個子卻已經長了起來,不再是一副小孩的模樣,已經是一個翩翩野少年了。

之所以說他是野少年,且看他這身打扮。

腳上穿的是純天然的如假包換的鹿皮鞋(原來穿的老把頭給做的兀拉鞋已經小的不能穿了),那鞋是鐵刺藜扎的眼然後用自己搓的麻繩串在一起的。

上身裸露著,不再是那孩子般的小身板,無論是胸肌還是肱二頭肌三頭肌,無論是三角肌還是那有形有狀的六塊腹肌,雖不誇張卻都結實含蓄。

腰間纏的了一大塊鹿皮,就象少女穿的短裙,而那鹿皮竟然還是梅花鹿的,帶著那點點的梅花,鹿皮下是頎長健壯的大腿和結實略細的小腿。

霍小山的頭髮很長了,只是在劉海的地方被他自己用刀割過,防止遮住眼睛,一頭烏黑的頭髮在陽光下閃著健康的光澤。

霍小山現在這副樣子他也是沒有辦法,原來的衣服雖然刮的不成樣子,但他還是儲存著,刮成條的被他馴鷹時當繩子用了,那大塊的布此時倒也有了用場,正好可以用來包裹挖到的棒槌。

小狍子在他不遠的地方吃著樹木的嫩葉,而那隻海東青則落在它的脊背上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霍小山的馴鷹計劃進展順利,那海東青很聽從自己的召喚,只是每次從天上飛回是並不落在霍小山的手臂上,卻總是落在小狍子的背脊上。

對於這種馴化結果霍小山也只能哭笑不得,自己原本想象中的“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情景並沒有出現。

反而那小狍子變得囂張起來,原本一副獸見可欺的咩咩羊的模樣,脊背上卻站著一隻神俊兇猛的海東青,顯得威風無比,別說那野兔、松鴨、山雞之類的食草動物見了這們就逃之夭夭,就是那山林裡的狼見到它們這副奇異的組合也只能敬而遠之,所謂的狐假虎威,蓋莫過如是也。

霍小山來天坑的第一個夏天忙著練武也就未曾想起挖棒槌的事,而現在武功既已大成,又或許是自身有那雪猿氣息的緣故,那天坑內的狼見了他就象見了瘟神一樣避之不及,那天坑之內就成了他自家的後花園。

而現在眼見那海東青傷勢已經盡復,脫困已經有希望,霍小山當然高興,天坑中自有寶貝,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能再回來,原來就在那山野裡瘋慣了的他自然故態萌發,所以他就著那好心情也就想起了去挖棒槌。

只是他並不識得夏天的棒槌,但當棒槌結出紅彤彤的參籽來他就認得了。

於是,大清早在露水尚未全部散盡的時候,霍小山便滿山遍野地閒逛淘寶了。

他一上午都興致勃勃地在草地上專找那結著紅彤彤的小果子的植物,卻沒有發現,倒是採了些野花紮成一束系在了小狍子的鹿角上,那海東青這回鹿角上掛的並不是肉,不滿地叫了一聲,霍小山也不理會。

就在霍小山沒有找到棒槌意興柬珊地往回走的時候,卻在離自己住處不遠的椴樹林中發現了目標,正是“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柬珊處”。

東北所說的棒槌就是人參。人參性熱不畏寒冷本是大補之物,偏又生長在東北極寒之地,這也正應了陰陽相剋相生之理,如果人參同樣種到關內那便藥效大失,比蘿蔔也強不了多少。

人參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旱了不行,澇了也不行,多生長在東北椴樹林蔭之下背陰坡的地方。

“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椴樹相尋”這句民諺正是那人參生存環境的真實寫照。

霍小山抽出雁翎刀蹲在那人參旁仔細打量著,這株人參結出的很大一嘟嚕的紅籽,晶瑩透亮如同瑪瑙一般,煞是喜人。

自打霍小山墜入這天坑之中,郝存義的這把雁翎刀可是給霍小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