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矇矇亮的時候,霍小山帶著自己的人向大別山深處出發了。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正在前所未有地重視著他,但明擺著的敵強我弱,他也不打算和對方糾纏下去。
更何況這個南雲織子的哥哥所率隊伍的戰鬥力明擺著比其他日軍高出了一截。
他們敢打夜戰、他們擅追蹤、他們擅白刃、估計槍法也不差,所以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霍小山帶著十來個老兵此時卻是與大部隊分開了在日軍追擊己方的必經之路上埋伏了起來。
霍小山自然明白,想要走得不脫泥帶水,就必須打掉一直跟蹤他們的鬼子的斥候。
他昨天已經和老兵們分析過了,鬼子昨夜能摸進自己的營地,很明顯掌握了己方哨兵的位置。
否則縱使哨兵會陣亡也不可能不發出示警的槍聲,要知道放哨的那可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
霍小山當然瞭解自己計程車兵,就是再累困哨兵也絕不會睡著了,這就說明己方的一些細小動作一直是被對方盯著的。
霍小山他們絕大多數人自然是沒有進過大別山的。
這回進入到其中才發現,大別山外圍地區多為低山丘陵,山間谷地寬廣的地帶還有河漫灘和階地平原,還有大小不一的溪流、塘、堰。
由於這種複雜的地形,固然日軍的裝甲車已經衝不進來了,但日軍的斥候卻完全可以借住丘陵和樹林的掩護悄悄地跟在霍小山大部隊的後面。
所以就算日軍斥侯與自己的部隊只隔了一個山丘,己方也很難發現並消滅它。
但這些斥侯不打掉又堅決不行!
正因為山勢多變,霍小山很快就找到了滿意的伏擊地點。
霍小山讓七八個人以弧形列陣分別埋伏在了一個佔地很大的山丘的稜線後,一旦發生日軍衝向這個山丘的對面開闊地的情況就開槍射擊。
而一趟整體呈直線的樹林正好與山丘相接,他自己就帶著小石頭和小石鎖埋伏在了樹林裡。
由於樹林兩邊開闊地帶都是已經收割完畢的莊稼地和草灘,日軍的斥侯自然也怕被殿後的中國士兵打了埋伏,所以他們就必須從這片樹林裡靠近那個山丘。
霍小山並沒有打算開槍打掉後面尾隨的斥侯。
槍聲一響打死了一名斥侯,日軍就會派第二個第三個。
只有悄無聲息地幹掉他們才會讓日軍以為自己的斥候還在,等他們反應過味來的時候,自己的隊伍卻是已經走遠了。
為了打掉日軍的斥侯,霍小山把自己的偽裝做得很好,那是他讓小石頭和小石鎖幫他做的。
他當時是直接趴在了地上,而小石頭小石鎖則乾脆用刀挖來了整塊的草皮蓋在了他的身上,上面又插了些灌木的枝條。
他的頭上也帶著編織好的草環,甚至臉上也塗了綠色的草汁,然後又用綠色的一篷蒿草擋住了,唯一露在外面的也只是一雙眼睛了。
小石頭也是同樣的偽裝卻是在霍小山的另一側,而小石鎖則是直接藏身在了他倆身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上,他手裡拿著的是霍小山的那把飛翼弩。
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但林間的露水還未消散,晨風送來清爽的感覺,一群山鳥在樹蔭裡清脆地鳴叫著。
聞著身邊這淡淡的草香,聽著那鳥叫,趴在那裡的霍小山不由得想起最早和郝存義在北山裡被鬼子追餓得打飛龍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