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八?一中文網 ≈.”霍小山上前道。
“哦?”老太太看向霍小山。
“我想在你們這些子弟裡招點兵可以不,當然全憑自願。”霍小山說道。
說全憑自願,那是因為桂系在淮河以南的地區立了一個規矩叫“人不離鄉槍不離土”,抓壯丁是不行的,這也是國民政府少有的抗戰與全民結合的舉措。
“哦,這個可以,就看你的本事了,但全憑自願。”老太太沉吟道,他對霍小山還是有好感的。
“但能招到多少就只限現在這些人也就這一次。”老太太接著說道。
她可不會幫霍小山招兵,本鄉本土還是需要保衛的,老太太能默許已是最大的幫忙了。
“好的。”霍小山笑逐顏開,他真相中了這裡強悍好武的民風。
帶兵打仗,兵員素質很重要。桂兵能戰善戰不怕犧牲被稱為廣西土狼兵就是因為兵源多是吃苦耐勞的農民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
霍小山很開心,這回沒了個汽車卻讓自己的隊伍壯大了,因為現在跟在他身後的除了沈沖和那一班的老兵,又新招了二十多個新兵。
這個數量和在場的人相比並不多,參加者或是家無牽掛或是家中兄弟眾多的情況。
但這可是兩淮子弟啊,在戰場上好好打磨一翻就都會成為出色的戰士。
只是不知道在鄭由儉眼裡自己用一輛汽車換來二十多個士兵這筆買賣合不合帳。
有了那白銀絲的老太太的默許,招兵的過程並不複雜。
霍小山將自己要招兵的意思向當時在場的紅會人一表示,有當兵意願的紅會子弟自然要考究下霍小山。
霍小山便出手輕鬆擊敗了向自己挑戰的三個年輕人,又施展了自己百步穿楊的槍技,引起一片驚歎,於是便有二十多人表示願意參加他的部隊。
這怎麼能不讓正犯愁沒有兵源的霍小山開心呢?
但招兵的喜悅又很快被他固有的冷靜替代下來了。
因為沿途到處可見已被燒過或者正在燃燒的村莊,且十室九空,有的村子裡還能看到明顯是被日軍殺死的平民百姓,那滅絕人性的日軍老幼婦孺皆不放過,其形狀慘不忍睹!
有老人被砍頭的,有尚在哺乳的孩子與他的母親一起被刺刀穿過的,有被火活活燒死已如一個碳人的,更有女子明顯被日軍糟蹋後殺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