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院落,有點象北京的四合院,一趟正房,兩邊各有一趟南北走向的廂房,正面則是一溜青磚砌成的院牆,進了大門旁邊還有著一個不大不小的門房。
霍小山此時正和慕容沛坐在門房的凳子裡,透過窗戶看著後面的院落。
當他們倆個到了宋子君的住處時,李媽告訴他們少奶奶沒有在家,正在別的地方打佛七,於是他們兩個人就又趕到這裡。
門房裡還坐著幾個人,不過看打扮上都是些僕從什麼的,很有規矩,沒有什麼不耐煩的表現,說話的也都是聲很小。
“什麼是打‘佛七’呀”慕容沛悄聲問霍小山。
“嗯,在《佛說阿彌陀經》裡,釋迦牟尼佛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打佛七的意思就是象經中所說的那樣一心不亂地連念七天阿彌陀佛聖號,因為種下了這個因,臨命終時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霍小山從小念佛,所以對打佛七還是瞭解的。
“哦。”慕容沛邊聽邊點頭,“在從東北來的路上,你不和我在一起的時候我也念佛了。可是一直搞不清,阿彌陀佛是咋回事,極樂世界又在哪裡。你再跟我說說。”
“釋迦牟尼佛是咱們這個世界的佛,他說很久以前有位法藏比丘發了個大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至心信樂欲生我剎。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惟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而釋迦牟尼佛在《佛說阿彌陀經》裡說法藏比丘已經成佛,叫阿彌陀佛,這就證明阿彌陀佛的大願是真實的,也就是說只要誠心念佛一心不亂在臨命終時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也就是現在你所看到的信佛的人都念阿彌陀佛的由來。”
“哦,那極樂世界又在哪裡?”慕容沛問道。
“釋迦牟尼佛不是說了嗎,‘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霍小山答。
“十萬億佛土,好遠哦。”慕容沛說道。
慕容沛對佛的態度和霍小山是有所不同的,在慕容沛看來學佛是好事,但只是作為一種精神上的信仰,只是在特危險時才會念。
比如那回在錦繡布行霍小山被鬼子所追殺,好天幾沒有露面而生死未卜時,她才會唸佛,也可以叫作臨時抱佛腳的那種。
“唯心淨土,心淨則極樂世界就在眼前,心垢豈不是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呵呵。”霍小山一聽慕容沛這麼說反而笑了。
“不說這個了,反正我也聽不明白。”慕容沛打住了這個話題,“咦,好象佛七結束了哦,有人出來了。”慕容沛一指後面。
霍小山透過窗戶向院裡看去,果然已經有人出來了。
“走嘍,看娘去嘍。”霍小山雀躍而起,慕容沛在後緊緊跟隨。
霍小山和慕容沛直直闖進了東廂房,見裡面正有七個人在收拾著地上的蒲團,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娘宋子君。
霍小山方待欲走,卻被牆上的一張佛陀畫吸引住了。
這張畫上所所反應的應當是釋迦牟尼佛最初悟道的情形,並不是寺院裡金碧輝煌的那種丈六金身的塑像一般,亦未示現種種神通。